刹车系统:中国重型车面临变革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连续十余年居世界第一。但是,中国汽车保有量仅占世界的3%,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16%,中国每万辆车死亡率为9,平均每天有两三百人丧生于车祸,远远高于汽车保有量占世界30%的美国。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除了人们常说酒后驾车和道路条件这些人为或者外部条件外,很少人去讨论刹车制动效果的问题。

 近日,有关部门在北京物流市场进行了一次关于货车刹车系统的调查,随机抽查的100辆货车全部采用的是全鼓式制动系统。在调查中,有54%的司机对自己货车刹车效果不满意,主要集中在下坡的时候连续制动带来的问题,如制动鼓发热、爆胎、制动距离长、制动摩擦衬片烧损、制动跑偏、刹车不回位、制动尖叫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厂家不断地试图加大制动鼓和钢圈之间的散热空间,但普通的钢圈和制动鼓都已做到了各自的极限尺寸。自然,人们想到了无内胎轮胎的采用:一则无内胎可爆,二则制动鼓和钢圈之间的间隙得到了空前的扩大。以同一负荷级的普通子午线轮胎11. 00R20 与无内胎轮胎12. 00R22. 5 所配的钢圈8. 0 - 20 和9. 0 - 22. 5 相比,后者的径向尺寸比前者大了25mm。尽管如此,也仅解决了由于制动发热所带来的爆胎问题。

 连续制动带来的刹车问题,其实是由鼓式制动器的结构特征所带来的,是这种刹车结构本身所无法克服的固有缺点,并不是厂商在生产技术和制造工艺上的提高所能解决的。据专家介绍,要想全面解决上述问题,盘式制动器代替鼓式制动器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在间断制动状态下,鼓式与盘式制动器的制动能力相差不大,但盘式制动器在制动响应和制动控制方面的表现更好一些。在长距离的坡路上驶下(如下山),盘式制动器在固定的制动压力下,完全不失去初始性能,汽车能全程保持一定的速度行驶。相反,装有鼓式制动器的汽车,为保持速度,须逐渐增加制动压力。持续制动后,在同等制动压力下,盘式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只是略有下降,而鼓式制动器的制动力下降则非常大。所以,盘式制动器的安全性能比鼓式制动器的安全性能要大得多。

但是在制动系统的设计上,我国中低端乘用车、中高级客车和高端轻卡大多采用前盘后鼓式制动,中低端轻卡、重型卡车则有60-70%以上都采用全鼓式制动。而欧洲的重型车企业则早就开始在重型车上批量装载盘式制动器。1992 年,MAN 公司在其载货车系列产品全面更新开发时,除了在L2000 中型载货车上体现盘式制动器外, 还在M2000 中重和F2000 重型系列载货车上加以广泛的应用;VOLVO 卡车公司也在这一时期改进的FL6 系列产品及1998 年夏季新推出的FM重型系列产品上,批量选用“前盘后鼓”配置。

早在2000年的时候,国内就有专家呼吁在重型车上用盘式制动器取代鼓式制动器,但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近年来,在各个企业力推高端重卡的风潮中,重卡安全性也成为高端重卡的一项重要指标,盘式制动器再次进入我们的视线。今年 12月,在中国重汽集团2011商务大会上,重汽集团总裁蔡东总结2010年重汽成果的时候表示,重汽生产的盘式制动器因为其制动稳定性、抗热衰退性和品质稳定性,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中国重汽将会把前盘式制动器作为其重卡产品的标配。据悉,集瑞联合卡车在其高端重卡上将采用全盘式制动器,在其中高端重卡上将采用前盘后鼓式制动器。

 刹车效果问题并不是一两家企业就可以解决的,需要整个重卡行业共同努力去改进。盘式制动器在国内卡车上的应用已经开始,随着安全意识的加强,在十二五期间会有更多重卡产品采用盘式制动系统,届时,重卡运输行业刹车问题有望得到更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