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理民:2011太阳能市场将渐趋“牛市”
太阳能信息报记者 温建亮
记者:2010年,是太阳能行业艰难的一年,请您谈谈近期行业的情况好吗?
周理民:在经历了2009年的高速增长后,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市场从年初进入“熊市”就开局不顺,以致使整个2010年全年全国市场萎靡不振,许多企业市场销量下滑,企业走在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江浙昔日部分“兴高采烈”进军太阳能行业欲分得一杯羹的小家电、经编(纺织)等行业的企业,在2010年出口“阴转晴”的形势下,又“好马也吃回头草”,打道回府 “重操旧业”。而固守阵营的一些企业,力克举步维艰的困境,走差异化产品之路,在真空管“战胜”平板多年后,惊醒平板太阳能才是真正的“与建筑完美结合者”,形成一股“平板热”;普通太阳能因高层安装的局限性,也使一直不被看好的阳台壁挂式太阳能成为市场的“救命稻草”,阳台壁挂式太阳能生产线最近数月迅速被看好;过去一直被认为只能在长江以南使用的空气源热水器,也开始“北伐”,一些太阳能厂家要么自主生产,要么做起某某空气源的总代理;还有一些企业前瞻光伏光电前景,加上尚德、天威英利等企业的成功范例,在没有认清自身实力、能力等情况下,纷纷涉足光伏光电,大有前赴后继之势。
总之,当前除部分无品牌意识、无市场网络、无运作思路的“三无”企业外,大多数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都在积极找寻出路,为2011年市场做准备。
记者:那么,真如部分企业人士叹息的那样“太阳能市场没戏了”吗?
周理民:和其它产品进入市场一样,太阳能热水器行业和产品也需要经过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这样的生命周期。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朝阳产业,迄今只有仅20年的发展历史,在2000年前投入期阶段,消费者还不知道太阳能为何物,这个阶段大量的科普宣传奠定了太阳能市场发展的基础。
2000-2010年,太阳能热水器行业进入成长阶段,消费者对太阳能热水器认知度不断增强,数千亿的市场潜力和区区几百亿的产值,使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由数百家增加到成千上万家,市场竞争激烈。2009年,尽管金融危机席卷全球,许多行业一蹶不振,但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仍高速增长。2010年,是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由成长期向成熟期过度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这个期间,行业面临产业升级,企业产品升级、装备升级、市场渠道升级、品牌升级等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摆在了企业面前,给许多企业来了个“措手不及”,许多企业在极力调整思路,以便适应升级的市场,加上天灾人祸(旱灾、洪灾,部分企业点燃的价格战烽烟等),太阳能市场进入“冬眠期”。当前,太阳能行业处在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十字路口,困难只是暂时的,只是黎明前的黑夜,光明很快就会重现。
记者:对于厂商来说,2011年太阳能市场的重点在哪里?市场该如何做?
周理民:从国家的产业政策、常规能源紧缺、低碳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来看,太阳能热水器在今后长期仍是热水提供的主力。对于厂商来说,2011年太阳能市场的重点,一是农村市场,二是出口市场。这就需要厂商:
一是要从改善产品品质做起,走差异化之路。对产品进行改进,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满足顾客更广泛的需求,吸引更多的顾客,抢占更多的市场。厂家可以从增加产品新功能,改变产品款式,开发产品新型号新用途等方面着手,不断改善产品品质。
二是要进一步细分市场,开拓新天地。太阳能热水器市场真的饱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目前市场价格混乱,一些厂家大打价格战,市场运作毫无章法。通过市场细分,厂家在对自身市场进行分析后,便可找到新的尚未满足的细分市场,根据其需要组织生产,迅速进入这一新的市场,以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
三是要改变宣传重点和策略。多年来,众多厂家的宣传是建立在介绍产品的基础上的,这在投入期、成长期是必要的、正确的。但目前太阳能行业处于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转型阶段,把宣传重点放在介绍产品方面显然已经不适合,宣传重点从介绍产品向建立产品形象、企业形象上转变已迫在眉睫。企业品牌新闻传播将是树立产品名牌,提升企业形象,维系老顾客,吸引新顾客的重要手段和策略。
四是要改变市场策略,做好三方面的调整。1、调整市场。这种策略不是要调整产品本身,而是发现产品的新用途、寻求新的用户或改变营销方式等,以使产品销售量得以扩大。市场是千变万化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产品新的需求也越来也多,厂家要善于洞悉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产品新功能,以满足市场。2、调整产品。这种策略是通过产品自身的调整来满足顾客的不同需要,吸引有不同需求的顾客。厂家可从整体产品概念的任何一层次调整入手,满足市场需求。3、调整市场营销组合。即通过对产品、定价、渠道、促销四个市场营销组合因素加以综合调整,刺激销售量的回升。常用的方法包括调价、提高促销水平、扩展分销渠道和提高服务质量等。
总之,2011年太阳能热水器市场将渐趋“牛市”,未来市场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