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再等5年,是惰政
北京小伙娶上海或陕西姑娘,双方婚姻状况信息将上网可查。记者昨天从民政部获悉,“十二五”期间,婚姻登记信息将实现全国联网,目前相关软硬件设施等正在逐步完备。北京、上海、陕西三地将从今年起先行试点。(1月3日《北京晨报》)
于2003年10月1日实行《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前,因为取消了结婚登记时需要提供单位或户口所在地证明其未婚或已离异的材料,引起社会对重婚和骗婚的担忧,一些专家就此提出,国家将通过婚姻状态的联网,让结婚对象通过网络轻松了解对方的婚姻状态。
可是,8年过去了,婚姻登记信息还没有实现全国联网。而在这已经实施的7年多时间里,究竟有多少人钻了结婚不需要开具婚姻状况证明的空子,而进行骗婚、重婚,民政部肯定是心中无数。
婚姻状况实行全国联网仍需等5年,民政部显然有惰政的嫌疑:
首先,这8年,正是中国信息化建设突飞猛进期,连很多农村老太太都学会了通过网络和远在他乡的儿孙视频,而应该由民政部主导的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却还是各省、市、自治区各行其是,民政部在这其中已是明显的缺位。
其次,多数地区已经实现婚姻登记信息省级联网,民政部未能主动将这些地区纳入全国婚姻登记信息系统,是该做的事情没有做。据民政部提供的信息,目前婚姻登记信息实现省级联网的省份已达23个,省级联网率达到了74%。而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有了2个。这组数据,说明民政系统的信息化水平,远落后于全国其他系统,民政部对此应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最后,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进程不该如蜗牛。从该文提供的几个信息来看,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并不是什么难事,如陕西作为“北京、上海、陕西三地将从今年起先行试点”中的发达省份,说明联网的财力保障不是问题,目前缺的是“牵头人”;再如“目前相关软硬件设施等正在逐步完备”,但完全实现全国联网还需要五年时间,这不符合常识,因为IT行业的周期还不到五年,这说明民政部的官僚作风还很严重。
从民政部“婚姻登记全国联网等5年”,不仅令人联想到前不久卫生部“撤销面粉增白剂拟设一年过渡期”的决定,如此荒唐的“过渡期”,无非是让面粉生产企业将库存的增白剂用完,可对社会有什么积极作用?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实现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还需要五年,国家民政部是明显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和信息化社会脱节。在这五年时间内,肯定又要增加不少骗婚、重婚的案例,又将有很多人因此而成为受害人。
因此,婚姻登记信息全国联网仍需要再等5年,是民政部惰政的产物。
推荐导读:
海门审计局豪华接待,是权力“互粉”
“反腐满意度逾七成”,您信吗?
湖南“官二代”,撕下“权力招考”遮羞布
11岁遭轮奸、被逼卖淫案,咋4年不结?
处理“11岁幼女被逼卖淫”案,永州党票能抵刑
“土地奶奶”会打破“贪官不死”铁律吗?
重庆宣传部,六年出三个“色贪”正副部长
改判陈兴銮死缓,再显“贪官不死”铁律
重庆宣传部,六年出三个“色贪”正副部长
2010年,部级官员“落马”少
周口“绑匪警察”,令人毛骨悚然
新闻链接:
婚姻登记5年内全国联网 京沪陕今年率先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