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则新闻或可参照阅读。一则是,南京市住建委安全鉴定处为机关人员统一配发了“奥索卡”(OZARK)牌冲锋衣,这款标价2998元的冲锋衣即使打折,每件也花掉1950元,安鉴处负责人解释,添置工作服主要考虑的是部门的外在形象。另一则新闻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一次性采购25辆奥迪A6,单车中标价为34.98万元,耗去财政拨款900万元。(《扬子晚报》、《京华时报》1月27日)
眼下,普通民众饱受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上述政府机关却是有买奥迪的,有买冲锋衣的,一派过年的喜气洋洋景象,看来,政府的购买力还真的十分坚挺。然而,如此缺乏节制的“大手笔”,到底是公务的需要,还是政府对公共财政的滥用?
对于公众的质疑,南京住建委安鉴处的说法是,“统一部门形象”;而宁夏财政厅则称,25辆奥迪属于“集中采购”。这样的解释尽管振振有词、言之凿凿,却不免有些强词夺理,不能让人信服。
一者,住建委下属机关统一购买高档冲锋衣,与部门形象有什么关系?即便是真的需要统一形象,需要非制服的御寒冲锋衣吗?说白了,这样的奢侈性消费,更多是作为一种福利而非公务需要。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安鉴处口口声声有经过上级审批的专项资金,但是,这批冲锋衣却是从一家与安鉴处有利益关联的企业走的账,其间是否还有其他的交易,是否违规,不得而知。
再者,宁夏财政厅一次“集中采购”25辆奥迪轿车,这里边可能不排除公务需要的成分,但是,动用大笔政府财政购买高标准公车,不消说,与公共财政首先应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宗旨是相背离的。公众为什么对一次购买25辆奥迪啧啧有声?不是反感政府必要的公务支出,而是反感政府在为自己谋福利时表现出来的过分大方。还有,单车中标价34.98万元,仅仅比国办规定的副省长级干部汽车配备标准低了200元,这仅仅是巧合吗?显然不是,无非是显示“不超标”而已。事实上,斤斤计较于小的“不超标”,却消耗大笔财政资金用于官员享受,已经是大大超标了。
来自中央纪委的消息,2010年,各地区各部门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压缩17.02亿元。(《中国青年报》2010年12月29日)然而,与压缩下来的区区17亿元相比,目前全国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每年公务用车购置费支出增长率仍在20%以上。(《中国经济周刊》2010年12月28日)而宁夏一次购买25辆奥迪车的事实,不过是为庞大的公车支出提供了一个小小佐证而已。
民生艰难,诸事不易。当此之时,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普惠全体国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泽被千秋万代的公共事业,数量依然很大的社会贫弱群体,都亟需大量资金投入。在这个时候,政府实在不应该突击花钱,更不应该将这些花费用于政府自身的奢侈性消费。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浪费、挤占了宝贵的财政资金,使得更应该沐浴财政阳光的人群、领域难以得到照拂;另一方面,也助长、固化了政府官员以公务需要为名追求享受的倾向,甚至还会成为孳生腐败、权钱交易的温床。
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实际上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代理机构,承担着一种公共受托的责任。也因此,在财政资金的使用上,政府必须接受公众监督,不能随便以“公务需要”的理由搪塞、遮掩。至于说理直气壮地以“集中采购”的规定大笔花钱,更是一种公然的权力自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