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8日是一个值得我们记住的日子。为什么?
大家知道,计算机桌面仍然是整个现代IT产业创新的聚焦点(之一)。这一点你不承认不行,不服气不行。据有关报道,苹果公司从2004年就开始着手iPad平板电脑的开发,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造就了今日的辉煌。当你手中拿着iPad平板电脑或iPhone智能手机时,你心中一定会被其精美的程度感到震撼,这也是我自己的实际体验。
对于苹果的成就,虽然Intel并不服气,搞了MeeGo,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或顺心),Intel自己也显得很无奈。去年6月,在Compitex大会上,ARM(芯片厂商)、Freescal、IBM、三星、爱立信和德仪(Texas)等联合发起Linaro(一个非盈利的工程组织)项目,目的在于对Linux嵌入设备厂家(所谓“System-on-a-chip”,即“SoC”)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局面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或起色),至此,Linux有望赶超苹果。但是,挑战苹果的操作系统从何而来?
大家知道,Qt(属于诺基亚下属Qtopia软件公司)是一个迄今最佳的基于嵌入式Linux的跨平台开发工具包,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早于GNOME自由桌面),但是,直到2009年1月14日Qt才宣布彻底实行LGPL授权方式,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软件。那么,我们要问,借助Linaro计划的东风,能否基于Qt平台搞一套挑战苹果的现代操作系统?到底该怎么办呢?
从历史上看,Ubuntu原本是Gnome桌面的忠实追随者,但是,Ubuntu的重要分支Kubuntu开发团队又有很强的Qt技术背景(采用KDE桌面)。可是,Gnome(Gtk)与KDE(基于Qt库)两者存在系统配置(dconf文件)上的冲突,似乎根本不可能“和谐相处”(放入一个系统)。这如同我们发问欧氏几何学与非欧几何学如何“和谐相处”一样困难。
1月18日,Ubuntu领头人Mark Shuttleworth发表震动全球业界的论文,题为“Qt apps on Ubuntu”,阐明了Ubuntu的技术立场和采取的措施。Mark就是要把Qt嫁接到Ubuntu上面,为此,Ubuntu与专注dconf的年轻高手Ryan Lortie(此人来历确实不凡)已经签订合同(contracted with)共同攻克这一难题。在该文中,Mark坦言“Ease of use,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are key values in our user experience“,同时,他说,如果站在Ubuntu立场上看问题,就要考虑以下的6个要素(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1,is it free software(第一问)?
2,is it best-in-class?(第二问)
3,does it integrate with the system settings and preferences?
4,does it integrate with other applications?
5,is it accessible to people who cannot use a mouse, or keyboard?
6,does it look and feel consistent with the rest of the system?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ark Shuttleworth“慧眼识珠”,决意把Qt宝贝引入Ubuntu,发挥两者优势,以此来挑战苹果(即挑战Mac OS X以及iPhone OSX,后者在上个月就已经首次超越Linux本身的全球市场占有率1.43%,达到1.94%的水平(by W3Counter统计)。看起来,Linux不奋起直追是不行了)。
说明1:谷歌的Android和Intel的MeeGo都是基于Gnome平台的操作系统。
说明2:说起Qt的故事话就长了,罗嗦几张A4纸也不够。过去,我虽然心里面喜欢Qt,但是,嘴上不敢说,因为,Qt不是自由软件。这无疑是脑袋中的教条主义在作怪嘛!我孩子用的就是iPhone手机,我就是不爱看一眼,心里面不舒服,感到很别扭。我耐心地等着Ubuntu的Qt手机来到我的身边!
说明3:1月18日,中国OSS联盟秘书处发表“Ubuntu不做DOS替代品”一文,文章错误百出,十分可气!
大家知道,计算机桌面仍然是整个现代IT产业创新的聚焦点(之一)。这一点你不承认不行,不服气不行。据有关报道,苹果公司从2004年就开始着手iPad平板电脑的开发,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造就了今日的辉煌。当你手中拿着iPad平板电脑或iPhone智能手机时,你心中一定会被其精美的程度感到震撼,这也是我自己的实际体验。
对于苹果的成就,虽然Intel并不服气,搞了MeeGo,结果并不十分理想(或顺心),Intel自己也显得很无奈。去年6月,在Compitex大会上,ARM(芯片厂商)、Freescal、IBM、三星、爱立信和德仪(Texas)等联合发起Linaro(一个非盈利的工程组织)项目,目的在于对Linux嵌入设备厂家(所谓“System-on-a-chip”,即“SoC”)提供统一的技术支持,局面开始有了微妙的转变(或起色),至此,Linux有望赶超苹果。但是,挑战苹果的操作系统从何而来?
大家知道,Qt(属于诺基亚下属Qtopia软件公司)是一个迄今最佳的基于嵌入式Linux的跨平台开发工具包,有着悠久的开发历史(早于GNOME自由桌面),但是,直到2009年1月14日Qt才宣布彻底实行LGPL授权方式,成为名副其实的自由软件。那么,我们要问,借助Linaro计划的东风,能否基于Qt平台搞一套挑战苹果的现代操作系统?到底该怎么办呢?
从历史上看,Ubuntu原本是Gnome桌面的忠实追随者,但是,Ubuntu的重要分支Kubuntu开发团队又有很强的Qt技术背景(采用KDE桌面)。可是,Gnome(Gtk)与KDE(基于Qt库)两者存在系统配置(dconf文件)上的冲突,似乎根本不可能“和谐相处”(放入一个系统)。这如同我们发问欧氏几何学与非欧几何学如何“和谐相处”一样困难。
1月18日,Ubuntu领头人Mark Shuttleworth发表震动全球业界的论文,题为“Qt apps on Ubuntu”,阐明了Ubuntu的技术立场和采取的措施。Mark就是要把Qt嫁接到Ubuntu上面,为此,Ubuntu与专注dconf的年轻高手Ryan Lortie(此人来历确实不凡)已经签订合同(contracted with)共同攻克这一难题。在该文中,Mark坦言“Ease of use,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are key values in our user experience“,同时,他说,如果站在Ubuntu立场上看问题,就要考虑以下的6个要素(考虑问题的出发点):
1,is it free software(第一问)?
2,is it best-in-class?(第二问)
3,does it integrate with the system settings and preferences?
4,does it integrate with other applications?
5,is it accessible to people who cannot use a mouse, or keyboard?
6,does it look and feel consistent with the rest of the system?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Mark Shuttleworth“慧眼识珠”,决意把Qt宝贝引入Ubuntu,发挥两者优势,以此来挑战苹果(即挑战Mac OS X以及iPhone OSX,后者在上个月就已经首次超越Linux本身的全球市场占有率1.43%,达到1.94%的水平(by W3Counter统计)。看起来,Linux不奋起直追是不行了)。
说明1:谷歌的Android和Intel的MeeGo都是基于Gnome平台的操作系统。
说明2:说起Qt的故事话就长了,罗嗦几张A4纸也不够。过去,我虽然心里面喜欢Qt,但是,嘴上不敢说,因为,Qt不是自由软件。这无疑是脑袋中的教条主义在作怪嘛!我孩子用的就是iPhone手机,我就是不爱看一眼,心里面不舒服,感到很别扭。我耐心地等着Ubuntu的Qt手机来到我的身边!
说明3:1月18日,中国OSS联盟秘书处发表“Ubuntu不做DOS替代品”一文,文章错误百出,十分可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