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 为何总是中国股市的主旋律


中国股市走过二十年了。这二十年的成长可谓跌跌撞撞、风风雨雨。人们特别是上亿的投资者盼望风雨之后见彩虹,再度落空了、失望了。二零一零年的结束為中国股市二十年画上了难堪的句号:在中国经济增长再冠全球,并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中国股市却垫居世界末流,负增长第三位,当然也是全球主要股市的末位。讽刺的是,虽然跌幅佔据世界的第三位,但募集资金却创下了全球之最。若不是债务危机使希腊和西班牙股市充当了全球垫底的话,中国股市自会当仁不让的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极端反应?机构解析暴跌真相

 

当然,中国股市二十年已造就历史的辉煌。用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的话来说,这就是:“二十年来,我国已有二千零六十三家上市公司,一点三亿户投资者,一百零六家证券公司,六十二家基金公司,一百六十三家期货公司,股票总市值全球第二、商品期货市场成交量居世界第一位”。仅二零一零年A股总募集资金额首破万亿大关,创歷史纪录。有论者因此而认为“中国证券市场用二十年时间走完了欧美成熟市场二、三百年所走的路”,此说或许有些夸张和不切实际了吧。首先,必须承认中国证券市场至今仍然是不成熟的市场,仍旧是尚未市场化的市场,真正离欧美成熟市场、市场化市场依然差距巨大,还需要时间追上。如果今后不能在股市去掉所谓的“中国特色”,中国股市的市场化、现代化仍然长路漫漫明日坚决回避这两大板块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并不是由市场形成的,而是由政府兴办的。想当初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兴办股市目的明确,那就是国企圈钱,哪家国有公司能上市是由政府圈定批准的,由此也带动了官员的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如果说最初的上市公司和其后的上市公司,特别是房地产业的上市公司造就了上千的亿万富翁,或可说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无奈之举,那么经过了十九年的股市改革调整,公司上市审批制度依旧存在利益输送而不断造就新的亿万富翁。

 

据不完全统计,仅二零一零年上市的三百四十多只新股就造就了八百二十四位亿万富翁,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平均每家公司產生近两个半亿万富翁。与此形成强大反差和鲜与此形成强大反差和鲜明对照的是,在股市送钱亏本的股民高达百分之七十以上再度破位 短线狙击机会如何把握?

 

人们或许还记得在股市中最早致富的杨百万所总结出的一句经典名言:“炒股要听党的话”,不听党的话会输得精光的。此言现在还管用吗?现时,股民换了一种说法,股市正常发展,投资者合法权益能得到保护,“关键还得看领导,看证监会”。

 

中国股市的成熟,让中国股民能够民富,能够享有公司增长的财富,还需要时间。二十年走过的唏嘘,留下更多的是伤痕,是对于市场不平等的控诉,同样,还有与中国经济背道而驰的呐喊,这种呐喊的声音越来越强,甚至已经变成了一种质问。盘面发出了一大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