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一封分外沉重的电子邮件。
发送人是一位急匆匆从美国赶回国内的受害人姐姐。她的弟弟就是一个多月前被纪委干部殴打致死的鞍山市铁东反贪局局长侯伟。她留言道,侯伟在酒店门口被殴打,有视频铁证,之所以一直未对外公布,是因为当初家属相信组织,相信领导,相信法律,相信一定会对犯罪者绳之以法,还死者一个公道。但侯伟一案,至今已一月有余,尚无实质性进展。鞍山有关方面百般搪塞、阻挠和拖延,打人的纪委干部仍然逍遥法外。侯伟任反贪局长以来,敢于、善于查办贪污贿赂腐败案件,公正执法,刚正不阿,成绩突出。如此年富力强者,本应继续战斗在反腐第一线,却被纪检干部报复致死,令我们无比痛心。迟迟得不到公正处理,更令我们无比寒心。作为受害人的亲属,我们怀着悲痛、愤怒、期盼的心情向您致信,期待在百忙中呼吁一下。
反贪局局长侯伟被殴打致死一案,最早披露于网络,继而《城市信报》率先刊发,中国青年报、《南方周末》等影响力媒体及时跟踪采访报道,各大网站纷纷转载。我看到新闻,按捺不住愤慨之心,第一时间写了时评《鞍山纪委干部缘何如此跋扈》。联想起鞍山市纪委十年前制造一件轰动全国的司法丑闻,心里不由得为被害者家属担心。在那件丑闻里,鞍山市纪委与公安局联合办案抓替罪羊包庇“连丽丽”被害案件的作假法医。受害人母亲不懈苦诉,终于将强奸并杀害女儿的真凶推上了审判台。漫长六年控诉,终于一朝得雪。
鞍山市纪委在办案中,是曾有前科劣迹的。而一个反贪局长被纪委干部殴打致死,无疑更是一件有着高度政治敏感性的案子。在权力习惯性的一手遮天中,真相会否又一次习惯性地玩起躲猫猫呢?
一个反贪局长没有牺牲在邪恶黑社会的枪口下,却不明不白倒在纪委干部的拳头下。这是一件多么符合中国国情的悲剧。重庆打黑战役已经告诉我们,黑社会分子不一定都戴着黑色脸谱,白的、红的脸谱后面,也说不定包藏着一颗诡计多端、穷凶极恶的黑心。
侯伟被殴致死案发后,鞍山有关方面无视酒店视频铁证,不闻受害人家属强烈质疑声,一口咬定侯伟是醉酒后不慎失足跌倒致死。受害人家属在北方猎猎寒风中,奔走呼号,得到的却是冷眼和官腔。除了给自己的心更增多分寒意外,何能感动掌权者冷漠的心,换来明镜高悬呢?面对官官相护筑起的特权高墙,受害人家属孤立无援,含怨难诉。
受害人侯伟姐姐说,姑且不论纪委干部张强殴打侯伟的视频铁证,就拿侯伟遗体告别仪式来说,遇害当天参加同一晚宴的朋友和几个纪委干部,统统没来,让人疑惑。按常理,其他几个共餐朋友应该心里内疚,参加遗体告别仪式本当情理中事。“统统不来”,不仅昭示世态炎凉,更说明其中有鬼。试想,一起喝酒的朋友不小心摔死了,怎能不按风俗送别祭奠呢?
死人已经不能开口,活人各有各的说头。也许是趋利避害,也许是慑于某种权力,居然已没有一个现场证人,出面举证纪委干部张强殴打反贪局长侯伟了。三段监控视频赫然显示的“张强挥拳殴打侯伟头部”、“张强挥拳殴打侯伟心窝”、“张强将侯伟摔在马路牙石上”,莫非是鬼魅幽灵的虚幻影像?
受害人亲属十分“悲痛、愤怒、期盼”。其“悲痛”是,哀亲人英年早逝,屈死成冤魂。受害人姐姐说,七十多岁父母双亲,至今不知儿子已赴黄泉,天人永隔。亲属一再善意隐瞒噩耗,说侯伟出远门办大案去了。怕双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撒手人寰,再添悲剧。父母亲最近常常问:快过年了,侯伟回家了吧?可惜,侯伟永远也不能回家过年了,而殴打他致死的纪检干部张强却一直逍遥着呢。
其“愤怒”是,家属报案后,公安机关并没有以积极的态度调查此案。案发后,身为鞍山市纪委监察一室主任(副局级)的张强四处活动,疏通关系,事过十多天后,亲自给受害人家属打电话,又托人多次做家属工作,请求和解,遭到家属拒绝。事发当天在场的其他纪委干部也积极游说。家属质疑,纪委干部大肆活动,这是否正是公安机关态度消极的原因呢?在新闻媒体关注之后,市公安机关敷衍了事地出具了《关于侯伟死亡有关情况的说明》。此材料回避本案的关键点,即视频录像真实反映的侯伟被张强推倒,被拳打,头部撞在马路牙石上,长达40多分钟没有得到及时抢救,导致侯伟不治身亡。
其“期盼”是,我们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是法治国家。作为受害人的家属,强烈要求公安机关立案,要求邀请北京三家鉴定机构联合尸检,并出具真实的尸检结论。期盼正义网友继续围观,使此案得到依法公正处理。
“期盼正义网友继续围观”,这是受害者家属多么无助、多么无奈的选择啊。现实中的公检法在纪委的如来佛掌心。没有后台的妖怪,早就一棍子打死了。有后台的妖怪,却被各路神仙领回了。反贪局长侯伟,这个现代打鬼钟馗,生前死后,又何尝逃得出如来佛掌心呢?
古语云:病急乱投医,冤沉猛击鼓。鸣冤者如果能及时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和伸张,不被各种权势所欺凌,如果不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怎么会“病急乱投医”,把一个无权无势的时评人当作青天大老爷呢?揭发者如果能及时得到有关司法部门重视和依法受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被各种利益攸关者官官相护,如果不是衙门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怎么会“冤沉猛击鼓”,屡次三番恳请一个素不相识的时评人,悬壶济世,救人危难呢?
这些年写时评,因而认识很多网友,也被不少网友所认识。影响力尚谈不上,但却也常常收到全国各地网友邮件,其中不乏是鸣冤喊屈,或者揭发罪恶的。侯伟姐姐来函是最让我感到沉重的。我看了事发监控视频,目睹活生生的殴打场景再现,人间悲剧就在眼前。流泪的,依然在流泪;横行的,依然在横行。一个时评人,一支秃笔,能载人间几多愁呢?
作为一个时评人,目睹不公不平,总会抑制不住激愤,仗义执言。时评人无权无势,也没有观音菩萨的手眼通天,能慈航普度众生。时评人力所能及的,只是手中一支笔,为鸣冤者打开一扇发声的小窗,让更多真正善良的人们围观,让围观给予弱小者力量,让世间正义永远压倒一切邪恶。
网络舆论的力量,说到底是正义的力量,是民意的力量,彰显的是社会的公义、民主的威权和法律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