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民4.57亿意味着什么?


  中国网民4.57亿意味着什么



  中国网民规模与普及率 来源:网易科技报道

  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一年时间增加7330万,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3.03亿。《报告》还显示,全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 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 KB/s)。

  中国网民规模的数字的增长,预示着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会引起全球的注意。我认为,这意味着三个趋势:

  1、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中国应加大投入,形成自主创新、有核心竞争力的网络平台技术以应对互联网的发展。

  《报告》显示,虽然我国有线(固网)用户中宽带普及率已经高达98.3%,但是全国平均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 KB/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 KB/s)。互联网应用范围由最早的军事、国防,扩展到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了全球的各个领域,运营性质也由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化。高性能计算机、存储资源、数据资源、信息资源、知识资源、专家资源、大型数据库、网络、传感器等资源呈爆炸性增长。 网络的承受能力、网络安全等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所用标准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走向进步的催化剂。到了今天,Internet能够负担如此众多用户的参与,说明我们的网络技术已经成长到了相当成熟的地步,用户自己也能耳闻目睹不断涌现的新名词、新概念。中国人是有智慧的,中国应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技术迫在眉睫。

  2、中国网民4.57亿意味着庞大的互联网商业市场,如何创造互联网盈利模式,在竞争激烈的互联网产业抢抓机遇成为商家研发的课题。面对网民数量的增加,如何对网民进行细分并面向细分受众提供更加精准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和产品将是互联网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点。

  《报告》显示,网络购物用户年增长48.6%,是用户增长最快的应用,而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也以45.8%和48.2%的年增长率,远远超过其他类网络应用,我国更多的经济活动正在加速步入互联网时代。当前,中小企业纷纷试水“网络营销”。《报告》显示,中小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达92.7%,规模较大的企业互联网接入比例更是接近100%。43%的中国企业拥有独立网站或在电子商务平台建立网店;57.2%的企业利用互联网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为42.1%,其中电子邮件以21.3%的比例成为“最普遍的互联网营销方式”。

  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电子商务、网络广告、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第三方支付、网络银行、数字贸易、网络认证、视频网站、社交网站、网络博客等市场规模日益扩大,成为互联网产业主要增长领域。互联网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新型商务模式和服务经济加速兴起,软件服务、外包服务等工业服务业,以及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等文化产业将成为互联网产业中新的增长领域。如何把互联网技术与传统产业、新兴战略性产业结合创造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应是值得社会各界重视的地方。

  3、中国网民4.57亿意味着强大的民意基础,“网络问政”将会成为常态。中国IT企业发展最快的是民营企业,而不是国有企业,民间资本大量进入互联网产业。网络舆情受到中国高层的重视,但是地方官员据说80%害怕网络,因为网络舆论不好控制,网络是把双刃剑,因此在网络上低调,甚至放弃网络话语权。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互联网在中国民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成为中国公民行使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重要渠道。通过互联网做宣传、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以达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网络问政”将会制度化而成为常态。

  蔡律    2011年1月19日

 全国平均网速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谁拿走了我们的网速

“4.57亿网民,我就是1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