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中美两国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争端不断,涉及的争议包括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口水战,对台军售以及中国和日本的领土争端。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天开始访问美国,可能是两国经济关系暴风雨之后的平静。上次胡锦涛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是在11月韩国首尔召开的20国集团(G20)峰会。当时是美国由于联邦储备理事会(FED,美联储)提出的6,000亿美元公债购买计划而处于守势。当时奥巴马没有向中国施压,要求其允许人民币更快升值。相反,奥巴马试图让盟友相信,美国并不是在有意让美元贬值,以获得贸易优势。当时,中国副外长崔天凯表示,关于美联储的购债计划"他们欠中国一个解释,并警告美联储"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要只考虑自己的经济,也要考虑对其它国家的影响"。这次当胡锦涛周三访问白宫的时候,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汇率紧张关系有所降温。目前中国通胀居高不下,意味着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幅度远高于名义汇率。美国共和党在国会获得更多席位,暗示国会要求给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或大幅提高关税的压力或比以往减小。布鲁金斯学会(Brookings Institution)经济学家Eswar Prasad表示,"在中期选举前对美国是否需要向中国施压一事各方意见并未取得一致。"虽然美联储11月初宣布公债购买计划后,有人担心美元会受损,但实际上美元兑一篮子主要货币随后出现了升值。胡锦涛也可以提及中国最新的贸易数据,其显示12月出口未如多数经济学家预期的那般强劲。可比的美国数据尚未出炉,但美国11月对中国出口创下95亿美元的纪录高位,为中国强调自己正在为平衡全球成长做出贡献提供了论据。在本周峰会前,中国副外长崔天凯的口气已比11月时有所软化。他表示,中国关心其在美国投资的安全性,对于美国就这些投资的安全性发表的积极言论,中国将表示欢迎。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认为此番言论并无新意,不过是在这种会晤前夕看到的外交辞令。这是一贯的做法,没有特殊或有意思的地方。
当然,中美之间仍存在大量的贸易摩擦。美国去年截至11月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增至252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高21%。12月中国外汇储备攀升至2.85万亿(兆)美元,其中多数是以美元计价的资产,这令中国成为了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在上周的一次讲话中呼吁美中需要"更公平"的贸易,并称中国未能一贯地秉承其承诺。毫无疑问的是,奥巴马会就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向美资企业进一步开放国门这两个问题,敦促胡锦涛遵守承诺.美资企业长久以来一直抱怨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奥巴马还将再次敦促中国允许人民币进一步快速升值。许多经济师预计,这一要求现在会得到更加积极的响应,因为中国正努力抑制高涨的通胀率,而人民币升值将是一个有用的工具。通过促进内需而非依赖海外需求来实现经济增长,中国一方面既可以采取华府所希望的措施,另一方面也不会显得是迫于外界压力而低头。中国的通胀数据定于胡锦涛白宫之行之后一天发布。该数据料将显示,去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4%,这与去年11月5.1%的增长水平相比略有降温,但仍处在令人不适的高位。布鲁金斯学会的经济学家Prasad表示,多亏了国会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受通胀驱动而上涨,中美双方现在所承受的压力都有所缓解。他表示,短期内这为中美双方创造了些许的空间,令他们不再处于对峙的状态,开始关注长期战略方面的问题。
这次访问将可能有多位美国参议员试图向国家主席胡锦涛施压,并预言美国国会今年将通过立法打击中的汇率政策。此举可能增加美国财政部在认定操纵汇率国家时面临的压力,也可能促使美国修改针对汇率问题的贸易法。面对一系列的问题,我们拭目以待。。。。
拭目以待胡主席访美之行
评论
1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