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见到了柳红大姐。
上一次见面,已经是3年前跟同事晓光去她家里,离子尤去世一年的时候。那满室书香和青葱的素菜,照亮了一桌内心清新的人。出得门来,晓光跟我说,柳红真是个有光芒的人。我说是,子尤让那种光芒变得更加柔韧和温暖。
一转眼已经三年多过去。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子尤虽然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仍然在东倒西歪地运转,每个人都在行走,只是有的人在前进,有的人在倒退。三年后的今天,我已经离开了报社,而柳红大姐却回到了书桌边。今年,她的新书《八零年代:中国经济学人的光荣与梦想》出来了,这本书厚重而真实,有的人觉得这个题目并不生猛新鲜,但是只有真正明白中国当代发展轨迹的人,才会明白上世纪八十年代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对比现在的中国。
柳红大姐在首都图书馆开专题讲座,我远远在下面听,有的名字是多年暌违,有的名字正如日中天,在一张一张黑白照片中显得很安静,却不凝滞,如细雨润物,和风入微。
一转眼,认识柳大姐都已经5年多了。今天她还讲起我们第一天见面时的情景,说起当时感觉的变化,彼此都在笑。都说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朋友和圈子,这些年跟柳大姐见面次数寥寥,却不觉得生疏和遥远,反而随着年纪的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有所感受。
如果老天真的在看,就让这个世界上真正有爱的人,能够永远地守住这份简单和坚持吧,并不因为一切外物和名利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