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瓶颈。
据道琼斯纽约2011年1月11日消息,美国能源部旗下能源情报署(EIA)在2011新年首份月度能源市场前景展望报告中表示,预测2011年和2012年中国石油日均需求均将增加53万桶/天,2011年的日均需求量将达到958万桶/天,2012年的日均需求量将达到1011万桶/天。因而,中国石油能源需求在增大,实际上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已经和一直在面对能源短缺。
中国如何应对能源饥渴?我们看到:
福建省长黄小晶表示,“十二五”时期福建要加快形成火电、核电、风能、潮汐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结构优化、多元发展的格局,打造东南沿海重要能源基地。
太阳能及风能行业发展迅速,尤以风能技术发展相对成熟且行业增长前景诱人。
近年来急急攀升的油价和全球减排的主题,让人们意识到油电混合和纯电动车将成新能源汽车主流,中国努力争取在2020年成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生产大国。
2011年1月12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水电发展的思路从犹豫不决转为坚定不移,在做好生态保护和移民安置工作的前提下,加快发展水电并提高水电价格。在2011年1月6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表示,2011年要加快水电开发,在金沙江下游、雅砻江、大渡河、澜沧江中下游、黄河上游等水电基地,开工建设一批大中型水电站或推进前期工作,争取开工建设糯扎渡水电站,做好乌东德、白鹤滩两个大型水电项目的前期工作,全年水电新开工规模达2000万千瓦以上。
在2010年9月结束的国内首轮百万千瓦海上风电特许权招标中,江苏滨海、射阳、东台、大丰4个共10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场特许权招标项目揭晓。这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项目已由示范工程进入商业化推广阶段。到“十二五”规划末,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和福建的海上风电装机计划分别是70万、460万、150万、300万和40万千瓦,到2020年,上述地区的装机规划将增长到155万、945万、370万、700万和110万千瓦。
中国将把光伏产业培养成为中国新兴能源支柱产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2011年1月12日表示,预计2010年,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达到500万千瓦;到2020年,装机规模很可能突破此前确定的2000万千瓦左右的目标。
2011年1月11日,一家中国与苏格兰的合资公司和一家苏格兰本土工程公司就生活垃圾转化能源达成一项价值1千万美元的许可协议。苏格兰开创的领先技术将被引入中国,中国将通过制造设备、建造和运营工厂,提高垃圾管理能力、获得绿色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