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长期经济稳定效应:
基于上海、江苏和浙江数据的考察
方红生 楼琳琳*
摘要:基于方差分解方法,本文主要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江苏和浙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特征、产业结构调整的贡献和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上海使得波动程度最大的第一产业的实际份额有大幅的下降和波动程度次之的第二产业的实际份额有小幅的下降,而使波动程度最小的第三产业的份额有较大幅上升。江苏使得波动程度最大的第三产业的实际份额比较大的上升和波动程度次之的第二产业的份额小幅上升,而使波动程度最小的第一产业的实际份额大幅的下降。浙江使得波动程度最大的第二产业的实际份额有大幅的上升,而使波动程度次之的第三产业的实际份额有小幅的下降和波动程度最小的第一产业的实际份额有非常大的下降。(2)三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向着不利于其长期经济稳定的方向调整,其中浙江最甚,高达负的56.47%,其次是江苏,为负的35.85%,上海最小为负的2.28%。(3)若想未来实现经济平稳增长,上海最应该继续降低第一产业的比重、适度降低第三产业的比重和适度提高第二产业的比重,江苏应该大幅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并大幅降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比重,而浙江最应该大幅降低第二产业的比重、大幅提升第三产业的比重和适度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
关键词:方差分解,结构效应,产业结构调整,长期经济稳定
——————————————————————————————
方红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浙江大学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楼琳琳,浙江财经学院经贸学院西方经济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