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阴谋!辗转腾挪中,十个多亿的国有资产都成了他的个人财富。”
2010元旦假日,大雪前的抚宁县城阴沉得有些可怕,石军(化名)背对着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骊骅淀粉”)的生产厂区压低了声音。
石军口中的“他”,指的是骊华淀粉的董事长兼总经理贺俊士,贺俊士的另一个身份是抚宁县人大副主任。
管理层4千万元收购10亿元职工股
在暮色中,下班的工人步履匆匆。石军领着《法人》记者沿着偌大的厂区转了一圈,为了防止别人认出,他将自己裹了起来,除了一双眼睛外,其余的地方都包的严严实实。他说,“如果被认出了,以后的日子就没法过了。”记者的采访,也在这种近似“白色恐怖”的氛围中艰难收官。
骊骅淀粉原本是一个国有企业,是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食品行业百强企业;河北省百强企业、河北省医药系统利税大户(年利税八千万元左右),是抚宁县的支柱产业,上交的利税一度占据了该县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改制前账面资产总额高达7亿元。
石军是这里的老工人,还是个中层干部。2006年4月,抚宁县打着“国退民进”的旗号,以“身份换股份”的名义,将国有股份“卖给”了职工——职工以放弃“国有企业的职工身份”和拖欠的各种保险费用来置换国有产权,完成了“国退民进”。 职工仁彩芹代表全体职工受让了全部的国有股份,石军在内的2432名职工“有幸”成为这家大型新民企的“隐形股东”。
这次改制的奇特之处在于:“身份置换股份”。改制过程中,企业一直都在按部就班的生产,几个刚刚上马的千万级项目也在紧张的建设中。唯一不同的是,工商登记中企业的性质——由“国有”改成了“股份”,代表国家持股的抚宁县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变更为职工仁彩芹,一切都在静悄悄中进行的。
改制后的骊华淀粉成了全体职工“名义上”的企业。骊华淀粉常务副总经理孙颖骄傲地告诉《法人》记者:“改制后,全体职工按照‘改制’前的要求,以厂为家,同心同德,使得企业的效益稳中有升,三年中,固定资产增加了近4个亿,企业总资产超过了11个亿。三年中,企业每年的利税都在9千万左右。2008年,在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影响下,企业的利税不降反升,突破了一个亿。”
2009年3月始,骊华淀粉再次进行了一场“产权交易”。管理者以4000多万元的代价收回了职工市值10亿元的全部股份。职工们反映,“就连这四千多万元也是企业的钱,高管们连一个子也没有出。”同年6月,骊华淀粉到河北省工商管理局将仁彩芹的“股份”变更到以贺俊士为首的9名高管名下。改制至今,没有分过一分钱“红利”的职工,由股东沦落为“打工者”。
这场交易使职工们心头流血,怨气沸腾。他们认为,这是管理者精心设计的套取巨额国资的圈套,他们只是这场套取国资大餐游戏中的一枚棋子,被人利用后,一脚踢开。
事实真相到底如何?元旦前后,《法人》记者多次往返于京冀之间,穿梭于这个海滨小城的大街小巷。
国退民进,高管设局谋划亿万国资
“这是一场天大的阴谋!从一开始的‘国退民进’、到企业盈利不分红、再到这次的‘产权交易’,都是有人精心策划的。”石军坚信自己的判断。为了印证自己的说法,石军摊开厚厚的一摞资料
2005年5月8日,骊华淀粉制定了《关于企业实施“双置换”(改制)的预案》(下称“企业预案”)。
两天后,抚宁县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下称“抚宁国资办”)推出了《关于骊骅公司实施“双置换”(改制)预案》(下称“改制预案”)。
《法人》记者手头的两份预案,无论从企业的基本情况、改制的目的和原则、改制的总体思路、改制的实施步骤和企业的发展规划,还是改制总体思路中三步走的实施方案(一是进行双置换、二是对三个国有企业(股东单位)进行兼并收购、三是完成增资扩股)和改制达到的目标和设想都一字不差。从时间上看,抚宁国资办《改制预案》的蓝本来自骊华淀粉《企业改制预案》
两份预案设计的改制目标都是国有资本一次性全部退出。官方的说法是“国退民进”。改制的理由是结束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状。
改制前,骊华淀粉的总股本是5156.6938万股。其中,抚宁县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国有股4342.2075万股,占总股本的84.22%;抚宁县昌盛贸易公司持有国有法人股15.5618万股,占总股本的0.3%;抚宁县迅捷汽车运输队持有国有法人股210.0838万股,占总股本的4.07%;抚宁县石油产品经销中心持有国有法人股64.8407万股,占总股本的1.26%,四家公司所持的国有股累计占总股本的89.95%;以公司法人代表、董事长贺俊士等十三名自然人股东持有524万股,占总股本的10.15%。在13名自然人股东中,贺俊士持有222万股,占总股本的4.31%;总经理丁宏38万股,占总股本的0.74%。
抚宁县将改制的基准日定在了2005年2月28日。截止到这一天,骊华淀粉的账面资产总值是71965.68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8021.23万元,固定资产42015.56万元,无形资产(195839.93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1928.89万元。企业负债总额58922万元,其中流动负债48905.01万元,长期负债10016.99万元,企业净资产13043.68万元。企业在册职工2552人,其中退休职工57人,离岗退养职工73人。
在管理者的强势推动下,“国退民进”的改制按照设置的目标一步步推进。
2005年7月6日,抚宁国资办拿出了《关于对骊华淀粉持有国有股权进行转让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7月26日,抚宁国资办向秦皇岛市提交了《关于对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国有股权转让的请示》。
紧接着,秦皇岛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向河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进行了请示。
8月11日,河北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秦皇岛骊华淀粉国有股权转让的批复》。
8月23日,秦皇岛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了《关于同意骊华淀粉国有股权转让的批复》。
本文出自《法人》 2010年第2期
河北抚宁国企改制如何催生N位富豪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