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西宁交通的十大建议


  2009年,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超过3.7万辆,今年增长预计将突破4万辆,目前,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在突破20万辆的基础上平均每月3000多辆的速度还在快速增加。如果这样的发展趋势,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将在3年左右时间后达到30万辆。

  据了解,近年来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连续创下历史记录,2006年机动车保有量为108434辆,增加量14441辆,增加百分比为5.28%,当年我市机动车保有量首次突破了10万辆;2007年机动车保有量为122875辆,增加量15204辆,增加百分比为37%;2008年机动车保有量为142467辆,增加量为20832辆,增加百分比为78%;2009年机动车保有量为179661辆,增加量为37194辆,当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长率为18%,而我市远远超过了这个数据,达到了49%。进入2010年后,市车管所平均每个工作日都有130辆至150辆新车落户,最高峰时注册登记新车落户达到325辆,至7月14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万辆。

  西宁市机动车保有量从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仅用了4年多的时间,而根据目前车辆增长的速度,西宁市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再增加10万辆也并不夸张,也就是说,3年后的2013年年底,预计将有30万辆车穿梭于西宁的大街小巷。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将给我市交通管理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不但成为交通管理的一大考题,也成为广大驾驶员和市民最为关注的热点。

  目前,西宁市中心城区已形成高密度交通流量,老城区90%以上路段出现不同程度的交通拥堵,城市道路资源已达到饱和甚至过饱和,现有路网无法分流交通流量,中心城区路网系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行车延误,西宁市的交通已面临很大压力。不可否认的是,西宁市近4年的机动车保有量从10万辆增加到20万辆,已经将南绕城快速路“逼”成了交通拥堵的城市主干道,因此“南绕城快速路”这个道路名称也被取消,如果再增加10万辆,今后不对城市交通设施作适度超前的、高强度的、系统的投入,预计在2至3年内,经常性拥堵现象及局部地区的交通堵塞将会更加严重,西宁市城市主干道将带来更加严重的拥堵,平均车速将有可能下降到20公里/小时。这样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城市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也将制约西宁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要将西宁市打造成为青藏高原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加快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刻不容缓。笔者根据相关交通专家和个人采访经验,总结出如下十点措施可以应对今后的西宁交通压力。

  第一、根据西宁机动车保有量50万辆的交通容量超前规划交通体系,东西走向新增加四条主干道。

  第二、从更高层次、更新起点做好市区交通规划,建设好城市轨道交通网。

  第三、分流老城区人口,分散大型商场和市场,部分车辆较多大型单位适当搬迁。

  第四、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必须进行交通影响综合评价分析,对可预见的交通流量和停车量综合分析,避免建设后带来的交通管理困难。

  第五、全面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能力,科学合理实施智能化交通管理,用高科技手段合理分流交通流量。

  第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停车场和人行过街设施的建设,全面整合资源充分利用小区、单位、商场和公共场所停车场。

  第七、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资源,合理调整公交线路,充分和严格使用公交专用车道,严格管理公交车按有序行车和进出站。

  第八、长途汽车站尽量远离市中心,合理调整长途班线尽量避免市区绕行,建设好四个出口的交通枢纽中心。

  第九、打通断头路,部分小街小巷根据实际情况改为单行道,形成微循环交通网络。

  第十、加大交通宣传和处罚力度,提升全民交通守法意识,让驾驶员和行人养成良好的出行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