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东北虎为何对官道沟情有独钟?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官道沟如此景致,老虎能不喜欢吗?

 

    那天在一个群里,一位哥们提醒大家注意我微博的一句话介绍:“关注IT,致力于科普,又有点迷信”。一个致力于科普的人怎么能迷信呢?他不理解。

    首先我要说的是,“科普”这顶帽子是我自己给自己戴上的,我喜欢最新的科技,愿意与大家分离这些最新的科技。但我并不是奉旨科普,所以也就没有禁忌,非得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纯粹的百分之百的科学人不可。我没有这样的心理负担。

    更何况,很多时候,尤其是我对某些事情感觉无能为力的时候,我真的希望这个世界能有一种神秘力量,只要我足够真诚,就能帮我完成我完成不了的又特别想完成的事儿。比如,那一年我母亲病危,当时我想到的不是科学,而是上帝,我真希望无论是上帝,还是佛祖,还是耶稣基督真的存在,他们可以发挥威力,让我母亲多活几年,哪怕用我的生命去换她老人家多活几年也行。

    当然,没人帮我。当时就是这种不可思议的心态,你说这迷信吗?

    前几天去珲春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东北虎的栖息地。走进林区,看到密林深处一棵古树上贴着一张红纸,在阴暗的树林里特别显眼,便问护林员那是什么。他告诉我,当地人都把老虎视为山神,过去家家都在山脚下盖有自己的山神庙,每年都要杀鸡祭奠。这张红纸就是进山的人贴的,希望进山后山神能够保护自己。

    你可以说这是迷信,也可以说这是当地的习俗。但只要不损人利己,真的没有什么。你或许觉着这有点可笑,但你不在那个环境,便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做法。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位官道沟的老人名叫曲双喜。2002年,他进山下套子逮狍子。套子是用钢丝制的一种扣,动物钻进去后会越勒越紧,直到被勒死。过去,下套子在当地很常见。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人与虎在齐腰深的雪里相遇,受伤的老虎向他扑来,他本能地用手一挡。老虎把他的肘部骨头咬碎。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老虎将他死死地踩在地上,长达20分钟。最后竟然没有再吃他,放了他一马。被套子勒伤的老虎后来被救下山,但最后还是死掉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从今年春天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在官道沟推出扶持农民养蜂项目。曲双喜家养了20多箱。不巧的是,用他的话说,今年“不收山”,植物只开花,但没有蜜。蜜蜂采不到蜜,如果不喂白糖就会饿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是曲双喜家购买的白糖,一箱蜂一天至少要喂1斤白糖。对于没有积蓄的曲双喜两口子来说,这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继续喂白糖,没有那么多的积蓄;不喂,蜜蜂就会饿死。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WWF东北虎项目专家姜广顺教授和吴志刚教授当场拍板,尽可能地帮曲双喜度过这个难关。事实上,那些行动早的养蜂户没有这个问题,官道沟养蜂大王最好的时候一年收蜜1万斤以上,收入相当可观。即使遇到像今年这样的灾年,也可以从容面对。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这就是曲双喜的家。过去他是一位猎人,但自从被老虎咬伤后,就再也没有打过猎,也没有下过套子。不仅如此,在WWF的呼吁下,他和其他几位村民还成立了巡护队,每隔几天就到山里走一圈,清除套子。现在当地人保护东北虎的意识明显增强,所以,对东北虎危胁最大的其实是用来套孢子等动物的套子。但曲双喜拍着胸脯保证,现在村民绝对没有人到山里下套子了。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事实上即使在过去,当地村民也并不靠打猎赚钱。打点野货只为自己享用。所以,禁猎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那些下套子的人,针对的也不是他们眼中的山神老虎,而是孢子、鹿等较小的动物。只不过有时候会误伤老虎。多数村民从一开始就反对下套子,因为他们的牛在山上放养,有时候套子也会将牛误伤。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现在,村民靠种地、养蜂、种植木耳、蘑菇赚钱,WWF等组织也在提供技术支持,外出打工的村民甚至出现回流现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多美的田园啊。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可能你不会想到,老虎就在附近的山里出没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当然,有时候老虎也会吃村民的牛,但政府已经出台了补偿措施,会照价赔偿被咬死咬伤的牛。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现在,官道沟已经成为珲春首批无狩猎示范基地。没有了猎枪,没有了套子。东北虎自然愿意在这里安家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