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冰点 (长篇小说之四十八)


     

住在隔邻不远的一个华人这时候急着要出国,正需要路费,问王水成有没有办法帮他找人接他的房屋。王水成问他要几两黄金?那人说能够得到多更好,没有的话一两半两也不错的了。王水成说我这里刚好给得你这个数,如果你是真的,就给我写一张纸,免得口说无凭。那人果真三下五除二的给他写字画押,拿了黄金连夜上路。此人后来到达加拿大,十多年以后回柬埔寨,还专门来旧屋看看,想感谢王水成当年给他救急,使他及时赶上出发的人们,跟着大伙顺利的到达加拿大。如果不是王水成及时帮他解决那点黄金,他在磅逊港就上不了船。不过,他那次回来已经见不到王水成,见到的房屋主人是许仕英。这是后话了。

王水成得到的这间房屋,有上下共三层,底层的厅里还有阁楼。值钱的是它可以做店铺,大街大道的人多往来,少一些怕抢怕劫的担心。走私入来的泰国货逐渐多了,味精、白糖、“妈妈”方便面,是人们最需要的,越南军人也需要,他们转销回越南,多少货都接得下。

店铺里货物多了,晚上得有人守着。开始是王水成一人守,许仕英和王水成的儿子、父亲还住在原先的地方,怕人走开以后别人去占了那边的房子。

王父思量店铺里的货物一日日增多,王水成一人在那里不妥当,就对他们说,自己一人留在这边看守就行,量也没有哪个人敢对他怎么样,但是有货物就不一样,一个人不好守的,叫许仕英和小孩都一起过去,大家有个照应。这样,许仕英搬到店铺这边来。

屋子有三层,但上面两层都没有住人,他们只住地层的店铺和阁楼。王水成的儿子已经八九岁,晚上跟他父亲睡在店铺,许仕英睡阁楼。阁楼与下面的店铺相隔几米,开窗可以说话,很方便的。

许仕英才十六岁,但已经长成大姑娘。

                                 十三、

 许仕英告诉劳拉,叫牛炳皋到她这里来干,不要再去东奔西跑的。劳拉听了几乎不相信是真的。

“生活有着落再说!虽然到我这里也不知到可以干多长久,但是一时算一时,每月有那么五六百美金,总比他现在什么收入都没有强。到我这里就帮我打理木头生意,见识一下也是好的。”许仕英动员说。

“我叫他一定上你那里去。他知道了不知道有多高兴呢!我先替他谢谢你!”

牛炳皋听了这个消息果然很高兴!这些日子他一文钱都没赚到,吃饭基本都是靠劳拉解决。帮着周明应忙乎那些既是找红酸枝,又是生活上的事。他知道是在瞎忙,但停不下来,因为同周明应一起忙,多少是为了等待他的生意可以开展那一天啊!所以真像人们常说的那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话。心情那能不压抑?现在许仕英向他伸出招呼的手,还明确很有吸引力的待遇,他心头喜滋滋的。

他不告诉周明应自己的去向,先去见识新公司情况,看看那里环境是否合适他再说。到新公司上班,按照程序首先是见公司的老板,同老板谈妥工作条件和要求。但是许仕英没有这样做,因为她认为不必要了,这种底气只有她最清楚,她现在甚至可以说是半个老板也不过分的!然而,对牛炳皋说的时候就没有这些话,只是说她跟老板把他的工资等已经定好,直接来做事就行。

他们去查看仓库的情况。许仕英开着车带他在大街小巷转来转去,然后到一个工厂大门前。工厂像是已经停工,反正里面没有什么声息。给他们开门的保安还穿着制服,手上拿着对讲机,对讲机还不时的有呼叫声,似是随时有谁跟他们联系,很是警觉的状态。不过牛炳皋没有见许仕英用这种对讲机,是什么人同他们联系?

他问这些保安是专门为公司服务的吗?他想说“我们公司”,可是不怎么习惯。

许仕英说这些保安不是我们公司的,是工厂的,但是他们的工资都是她给的,就算是我们公司请的了。

牛炳皋问为什么他们拿的对讲机总在响,又不是同你联系的,是在同哪个联系啊?

许仕英说这个对讲机可作用大了!他们用这个东西是当班保安相互之间联系为主。不是哪个人都可要用这个的,要向金边警察局申请,办理专门手续,得到批准才可以使用。用它的好处是省钱。购买这套设备是一次性的投入,警察局给一个讯号,你怎么使用、使用多久、使用多少个机都不用花钱,所以工厂在四处布置的保安人手拿一个机,谁说话都可以听到。拿着机子还可以听到警察局或者其他地方的人说话,不时响的声音就是金边警察局的。

“他们有情况在用电话告诉你?”牛炳皋说,“这套设备是你出钱买的!”

“这算什么钱!用钱的地方多啦,没有钱一切都免谈。”

他们进入仓库,感到一股子又酸又热的气味从里面涌出来。牛炳皋虽然说见过几回红酸枝木的大场面,比如那次跟老施看“书记”那些木,但是那与现在看到的红酸枝情景根本不可比!这个场面大的吓人,诺大的仓库少说也有四、五千平方米的面积,红酸枝木太重只能叠放一米多高,但整个仓库都堆放了木,有排山倒海的气势!

牛炳皋情不自禁的叹一声:“这么多啊!”

许仕英说这只是一部分,其他地方还有几个仓库,不过那些仓库小一点,在金边找合适的仓库不容易!

牛炳皋由衷的道:“这是多么大的资金积压在此!老板真的很放心?一旦出事怎么办!”

“你明白我以前一再对你说的自己做不了红酸枝的话了吧?没有一千几百万美金这样宏厚的资金,怎么敢购进这么大量的木头。要保证这些木头的安全,也是靠花钱,有钱能使鬼推磨。没有对那些大小官员大量使用金钱,哪个保证你的货没有事呢!”

牛炳皋还能说什么话?只有口上唔唔的应着。他的任务已经明确,就是协助许仕英,做她的助手。他理解所谓助手,就是帮着被助的人应急为主,估计是临时性的工作多。像一个人挑着重担上坡,走得吃力了,作助手的不是接过担子,就是将担子上的重量分一部分到自己的肩膀上。

“因为这段时间出货不正常,要等国际什么监督机构的人撤出以后才能出货。这段时间大家就休息,去游玩,总之是等待着。”许仕英吩咐完事项之后,准备带牛炳皋到公司转转,让他认识老板江函宇。

江函宇见到牛炳皋年轻而且相貌周正,心里不知怎么有几分的戒备。他想怪不得她如此大力推荐,不知其中有什么私情的!但是他不能不给许仕英情面,口中连连说着欢迎,希望他配合许仕英总经理做好工作。

牛炳皋这时候才知道许仕英在公司担任的实际职务。在金边成立公司有注册的,也有不注册的,自己挂出个公司名称,自己就可以封个懂事长、总经理之类的头衔。因此,在街上随时碰上哪一个人都可能是“老总”。这样的“老总”当然可以不当一回事,但是能够给你发工资的就不一样,有奶便是娘,有“奶”的“老总”就是真老总。(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