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光裕VS陈晓:谁将最后胜出?




 

    8月31下午,受深圳卫视《22度空间》节目组邀请,去北京798录制了一档关于黄光裕与陈晓股权之争的节目。

    节目的架构有点像凤凰卫视的《一虎一席谈》,把嘉宾分为主反双方,就某一个话题各抒已见、进行辩论,旁边坐有好多现场观众,偶尔参与到讨论中来。根据节目组安排,“挺陈”的一方嘉宾有:台湾皇冠企业集团董事长江永雄、威刚科技北京分公司总经理黄俊杰、《经理人》杂志执行主编周建华;“反陈”嘉宾有:经济学者马光远、北大企业家研究中心主任王育琨、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评论员王志安。

    节目一开始,我做为当事人嘉宾,先讲述了黄光裕和陈晓从交往到交恶的一个简单过程。然后双方开始进行辩论。

    其实双方在主要几个方面的观点基本都是一致的——

    一方面,大家都觉得,陈晓在黄光裕出事之后的作为确实有点过份,有“忘恩负义”之嫌。比如马光远先生例举了两件小事:黄光裕出事后,黄光裕家里人主动找陈晓,但他基本上是不太搭理,电话不接、短信不回、邮件不睬;另外还偷偷更换了帮黄光裕在香港处理其冻结财产的律师,这让黄光裕母亲特别生气。

    另外一个方面,大家基本上都认为,黄陈股权之争这场大战,无论是从法、从理、从情等诸多方面,几乎可以肯定是会以黄光裕方面取胜告终。

    大家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究竟是黄光裕还是陈晓主政,更有利于国美未来的发展?

 

    当天,因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加之那几天一直身体不好、是抱病参加节目录制,所以没有再参与到后面的争辩过程中去。对此事,我主要的看法是——

    其一、咱们争议的都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问题。但此事的最根本症结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的问题吗?如果是,那作为企业家的黄光裕和作为职业经理人的陈晓,都做出了太多和他们身份及利益不符合的举措,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商人,不可能不考虑到冲动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此事背后,可能会有更复杂的因素。这也是双方至今不肯轻易妥协、非要争个你死我活的根本原因所在吧。

    其二、双方现在能打得这么热火朝天,我感觉很高兴,这说明这一切慢慢进入到公众和媒体视野,能在法律和舆论的阳光照射之下进行,总比有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说权力,让一切在阴影中进行要好得多。

    其三、有很多人认为,陈晓方面握有一张“王牌”,那就是现在抱团的高管团队。如果黄光裕取胜,那么他会得到一个“人去楼空”的局面。我觉得,这张所谓的“王牌”,凑巧是陈晓最无力、最脆弱的一张牌。你想想?昨天轻易背叛你的人,明天只会更轻易地来附合你!只要你给他们的骨头更大、肉更多!

   

    最后,我还是希望黄光裕家族一方在这场股权之中尽快取得胜利,虽然黄光裕取胜会接着遇到

很多大麻烦,比如说经营问题、信用问题、人才问题等等,但两害取其轻,如果是陈晓一方取得胜利,那么这种胜利对诸多社会伦理、商业伦理、公司治理等诸多底线颠覆得太厉害。而且,失败的黄光裕一方,将会为维持自己的权益,继续发起更多、更大、更频繁的战争。

    那么,国美从此将永无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