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城市诗歌理想
天才诗人患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2010年9月16日,西安30岁的诗人马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在此之前的一个月,他已经与相恋6年的女朋友开始准备结婚事宜。
在陕西诗歌甚至中国诗歌中,作为诗人出现的马立一向行事低调,与他天才般的诗歌相比,默默无闻的他反而赢得了更多朋友与诗歌界的尊重,这尊重的由来不只是这几年积攒下来的大量作品,更来自他的诗歌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自身的真诚。在《花和他的那个外地男人》这首诗中,他这样写道:她已厌倦了所谓的爱情,所谓的生活。她没有自杀,也没有离开,她眼睁睁的等。多活一天人,就多一份迈进幸福的信心。长时间居住在城中村的经历让他对中国底层最普通的人有着最敏锐的扑捉和恰如其分的表达。而在较为先锋的那首《06年3月26日》中,他写道:该回头了,冒尖的诗人,总是提前死于非命。你不得不向生活低头,或者,你不得不刻意压弯,原本坚硬的脊柱,以穿过一扇门。3月26日这个被人看作魔咒一样的日子,这一天,诗人海子自杀,惠特曼病逝……然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首诗正是马立在06年的3月26日所作。在这首诗平静的语言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诗人在对待艰苦生活的平静心态和认真生活后的深刻与清晰。多年后的今天,诗中隐藏的预言成真,2010年9月16日,在检查出慢性肾衰竭的同时,检查出他还患有一种疾病,脊椎压迫神经,而后面这种病,无法彻底治愈,将伴随他一生。
马立,曾用笔名换,1981年生人,陕西丹凤人,长期从事诗歌写作,作品在全国各类刊物发表百余篇,收录于《延安文学》、《诗选刊》、《红色玩具》、《长安大歌》、《第三条道路》、《草原绿色文学》等多种八零后作品选本及区域优秀作品选集。《诗选刊》主编周公度先生曾高度评价诗人马立的诗歌作品。周公度评价说“马立是陕西诗歌界近十年来出现的最优秀的诗人之一,他灵性、敏感、锐利、决意的作品是对陕西这片《诗经》故土在当下的微妙照应。”
著名的散文家吕虎平先生曾这样评价道:在喧闹和行为化的写作趋于沉淀的时候,诗人马立的诗歌写作,正在逐步走向内化和成熟。一首诗歌如何保持它的生命,不能单纯的依靠空灵的意境或者语言,而更重要的是诗歌本身呈现的意义和精神上对读者造成的震撼。马立的诗歌语言纯粹,潜藏着隐蔽的力量,能让人读出感动,读到生命中最宝贵的真诚。我觉得,马立这样朴实的写作姿态,显示出了诗人心灵的高贵。
和所有从事写作的人一样,马立的生活也极为困苦,10年的写作生涯并没有为他换回什么物质上的回报,可他总是很满足,“有自己的理想,还有自己喜欢的女人,平平淡淡的还不好吗?”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生活中用自己的真诚和善良对待每一位朋友的人,就在还没有被检查出病症的时候,当朋友们听到他要结婚的消息纷纷祝愿,在这些祝愿中,既包含了众多亲朋好友的发自内心,也包含着大家对未来日子的希望,更包含着多年的朋友可以借此机会说说那些藏在男人心中不易说出的话。同为诗人的兄弟高兴涛说“作为兄弟朋友,我希望他过得俗世些,把该放下的放下。我们这些人,愧对的是父母,我常对马立说。古人曰:“父母在,不远游”。我们却漂得很远,遇到个事情一点忙都帮不上,还竟给家人添乱。马立成了家,他父母也能好好舒一口气了。”同为诗人现在从事广告工作的木子则回忆说“我总是没有时间,总是在为客户加班。已经习惯了写广告文案,只有到他在明德门附近的小村子里、一个租来的小屋里喝酒说话时,才能感觉到一个真实的自己。才有人叫我木子。也是在他那里,才看不到这个所谓圈子里的浮躁。”他以前的领导在博文里说“他活的实在太真实,太真实就一定不愉快。他写得少了,我很高兴,因为他是我的朋友。”从这些零散的评论当中,相信正在阅读的你能够勾勒出一个憨厚老实且严肃认真的老朋友的样子。没错,这是所有见过马立的人的集体印象。
就在确诊前的1个月,诗人马立还在与他相濡以沫6年的女友准备结婚事宜。
8年前,因为无法忍受每天看到医院里总有令人触目惊心的因病死伤的病人,医学院毕业的马立果断放弃了进入医院做一个医生这个在现在人看来前途无量的职业,而是转入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代表,与医生这份职业相比,做医药代表则要辛苦的多,每天在路上忍受风吹雨打不说,更要忍受客户的白眼。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这实在是要面对的压力——自尊心的考验。很多朋友说他太傻,放弃了令很多人羡慕的职业,还要吃眼前的苦。而马立则表示,如果真是为了钱,自己有什么苦不能吃呢,只是自己太不愿意面对那些陌生人的痛苦,救死扶伤固然高尚,虽然年龄变大,内心变得坚强也理所当然,但他更喜欢看到生活中那些充满阳光的部分,这同样会让他坚强,也更会在艰辛与努力中体会真正的生活。
“不是出版基金(The Atypical)”的创办者、《红色玩具》诗刊、《不是》诗刊的主编周琦和王鹏飞曾说“马立这个人在生活上的主动选择毫无疑问是热爱生活的表现,只是当今社会考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以理想主义为标准,他所做和所选择的一切,都是无比正常的,有些甚至是饱含深情的,只是我们的社会在发生变化,反而被我们认为是傻乎乎的、不值得的。但是纵观马立多年的生活,不可否认,他的选择可以代表我们当今社会的渴望最高标准——幸福感的最佳体现。”
2年后,马立结识了现在的女朋友,两个人因为对生活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当时马立的女朋友同样在面对走出大学、走上社会的问题,美院毕业的女友纵使一身技巧也难以逃过社会的现实,因为没有工作经验,工作很难找。而马立在面对失落的女友的时候,总是在身边和她讨论生活的本质,而关于爱情,生活的本质就是无论怎样艰难,两个人只要相爱,都可以不离不弃,共同走出困境。
他们做到了,即使在这样的病情面前,他们从未想到过退缩,就像他们6年前的誓言一样。
爱情开始,同样面临生活的窘迫,对于刚刚开始谈恋爱的人来说,因为双方的新鲜感,这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可马立和自己的女友就这样走过了以后6年的岁月,这就要困难的多,6年前,两个人在自己居住的城中村喂养那些无人问津的流浪猫,6年后,他们依然如此。6年前,马立在客厅和朋友聊理想聊生活,女友在厨房为这些朋友准备饭菜,6年后,马立依然和朋友在客厅聊理想生活、聊对生活的热爱,女友依然会在厨房为他们准备饭菜,只是身边的朋友不断在变,唯一没变的只有他们自己。6年前,两个人的朋友分分合合,6年后,太多朋友的爱情形同陌路,而他们却依然如6年前一样。6年的生活,甚至是16年,26年,我们为他们祈祷,这场病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如果是这样,我们坚信,他们就能够一直走下去。
即使在这场灾难面前,他们依然在一起,不是吗?
是的,他们要结婚了。
就在这场灾难来临前的一个月,马立的女友还在对他说“我们不需要多大的排场,也不需要朋友们送多么贵重的礼物,我们就简简单单的吃个饭,让朋友们为我们做些简简单单的祝福,只是,我一定要和你拍几张婚纱照,就当我在晒幸福吧,我要让我们的结婚照永远挂在床头的墙壁上。”
没有人不羡慕这样的幸福,如此的简单平凡却又如此的炽热,让人羡慕,因为这爱情看起来如此美好,以至于不是亲眼看到和听到,我们会以为是书上写的东西。
其实早在一个月前,朋友陆陆续续已经在为马立祝福了,只是马立已经戒掉了烟和酒,祝福的饭局没有以前朋友们天南海北的聊天刺激了,问起原因,马立还是一脸憨厚的说“抽烟喝酒对生孩子不好。”
6年的感情生活,以后还要继续走下去,可就在人生可以最幸福的时候,偏偏有重病在身。对此,马立反而对朋友说“谢天谢地,幸亏来得早,万一等结婚后在检查出来,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而马立的女朋友既没有像小说上写的那样在主人公病重的时候结婚,也没有抛弃他而去,而是平静的说“先治病,治好了我们就结婚。”一方面,马立知道这种病难以预料,不想成为自己深爱的人的累赘。另一方面,马立的女朋友认为,我知道他内心所想,这么多年来,我了解他,我尊重他的想法,我会一直陪在他身边,但不会离他而去。
我们真的希望奇迹出现:依然能够看到他们给流浪猫一起喂食的身影,依然和马立像往常一样聊天,体会他的理想、对生活的渴望、美满的幸福婚姻。
就像马立的女朋友说的那样“我从未想过退缩,就连此时此刻,我都会感觉到幸福,在快乐的时候我能够和他在一起,在这样的大灾难面前,我仍然能和他在一起,我以后会一直和他在一起,只有共同走过了生活的快乐和痛苦,才能最终理解爱情的本质。”
相当部分的患者并不是非死于肾功能损伤,而是死于并发症。而马立不单单是病情不容乐观,并发症也多且严重。
一个月前,周围很多朋友听到马立要结婚的消息自然很高兴,6年的相恋终于修成正果,面对正在迎面走来的幸福,他却感到自己的身体发生了变化,起先只是感到身体不能够坐太长的时间,颈椎感到轻微疼痛。并且这种情况一天天迅速加重起来,在每天早上的6点和晚上11点,眼睛都会出现10几分钟的模糊,并伴随着呕吐。但沉醉在即将到来的幸福婚姻的他并没有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只是到小诊所拿了一些扩张脑血管的药,因为诊所的大夫说这种情况很可能是脊椎压迫视神经造成的。医学院毕业的他知道脊椎压迫神经的严重,但婚期已经将近,他更希望在和自己心爱的女人完婚后开始治疗。
9月中旬,距离婚期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他和女朋友开始为选择一处便宜一些的结婚照相馆四处查看,就在这时,他的呕吐情况开始加重,耳鸣眼花且四肢乏力,在朋友一再的劝告下,他决定去大医院彻底检查一下。在西安交大附属二院,检查出的情况超乎他想象,检查出的病症包括贫血、高血压、脊椎压迫神经、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最后一个名字让他完全进入到了一种不敢相信眼前事实的状态,其实在等待化验结果的时间中,他已经意识到了病情的严重,可怎么也不会想到是这样的结果。虽然脊椎压迫神经在常人看起来已经足够严重,除了会使人疼痛,还会造成呕吐,伴其一生。可就是这样的病,在慢性肾衰竭面前,根本就算不上什么病。
9月16号上午,他拿着化验结果在医院驻足了很长时间,然后回到家,脑子一片混乱,没有人知道整个下午他是怎么度过的。终于,16号晚上,他打电话给了几个非常好的朋友,告诉他们这个消息,他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对远在丹凤的父母说这个消息,只能将其告诉身边朋友。当接到电话的朋友听到电话那边平淡的声音还以为是玩笑的时候,但马上意识到事情得严重,这个向来严肃老实的老朋友在过去的任何一天中从未向他们开过任何的玩笑。
最先赶到的几个朋友里边,行为艺术家、《本地》主编何理在2005年4月中旬检查出患有慢性肾衰竭(已治愈)。青年画家、美院学生冬子的哥哥张冬在今年同样确诊为慢性肾衰竭。在这样的巧合面前,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平日直来直去的朋友在这令人震惊的消息面前沉默了。
何理当天晚上便帮着联系了之前他在武警医院的主治医师严坤,第二天早上(9月17号)在何理的陪同下,马立办理了住院手续,住进了东二环武警医院肾移植科。经过进一步检查,血肌酐是1045,血肌酐超过700就要透析,超过1000算是非常严重的。当天下午,马立的父亲从丹凤赶来,这个过了一辈子老实生活的人,是个县城的医生,见惯了病人的他却怎么也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
整个下午,何理都在试图安慰老父亲,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这一家三口接受这个事实。
而远在丹凤的马立的母亲,在09年刚刚做完了心脏搭桥手术,担心母亲身体,所以才没让母亲随着父亲一起来。而这位远在家乡的老母亲,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打过电话来,可是电话接通,只是哭泣的声音。
据悉,慢性肾衰竭常常伴有并发症状。资料显示,有相当部分的患者并不是非死于肾功能损伤,而是死于并发症。而加剧病情的并发症中,以高血压最为严重。其次,并发症越多,对病人身体越不利。医院对马立进行的进一步检查中,发现大大小小并发症十余例,为此,医院马上决定进行透析,否则将有生命危险。其中,新近检查出的并发症状最为严重,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伴恐惧感、窒息感、大汗淋漓、咳嗽、咯痰。
到目前为止,马立的病情仍未有任何好转,与此同时,消化系统与胃肠道并发症严重,与住院之前相比,他几乎已经吃不进任何东西并伴有口腔黏膜溃烂。随时有生命危险。
医院已经表示将一方面尽一切努力进行抢救,另一方面也希望其亲朋好友做到一切心理准备。
医院表示,前期所有的手术费用包括各项检查费用将在30万元左右。
住院这些天以来,家里已经花掉了东拼西凑来的2万元和为儿子准备的为数不多的结婚用的钱,现在是每隔一天进行透析,每次透析需要花费800元,一个星期以后,透析改为每星期2-3次,直到等到合适的肾源。医生表示,透析这种必须依靠强大的经济能力来延续生命的方式,就像吸毒一样,不但会逐渐破坏病人的生命系统,甚至会让病人产生依赖感。但是马立父母的收入根本无法支付昂贵的医疗费用。即使是手术成功之后,也需要终生服药来维持,巨额的医药费也高的惊人——每月约5千元。复查费用预计每年需要2万元左右(每次400元)。加上马立的母亲在09年因做心脏搭桥手术,已经花掉了家里的积蓄。而医院表示,在顺利的情况下,前期所有的手术费用包括各项检查费用将在30万元左右。
目前,马立的家人已经停下了家中所有的事物从家中赶来,与儿子一起共度难关。
同时,让我们为一直陪伴在马立身边进行无微不至照料的未婚妻表示我们的敬重和感激之情。
一颗拥有才情的生命岌岌可危,希望各界传递爱心。
在无奈之际,我们作为他的朋友在尽我们的微薄之力的同时,向社会呼吁,请向西安的诗人马立先生伸出援助之手。
在这个世界上,可能有更多像马立这样的情况正在发生,不过,我们真诚的希望您能够伸出你的援助之手。我们能够为他做点什么吗?他刚刚30岁,正是人生中最好的年龄,更何况,他家里还有年迈的双亲,还有一直守在他身边、等待他康复后结婚的未婚妻。只要怀着一颗善意的心,就一定会有奇迹出现。
据医师估计
联系方式
电话:13629153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