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大道帝国》,马丁·斯科塞斯也开连锁店


    《海滨大道帝国》(Boardwalk Empire 又被译作《大西洋城帝国》),是HBO最新制作的大型史诗连续剧。马丁·斯科塞斯担任该剧的制片人,并亲自拍摄第一集(pilot)。该剧制作费昂贵,据说平均每集制作成本高达2000万美元。大笔的钱不仅花在了豪华的布景、服装、道具上,也花在了演员身上。作为电视连续剧,该剧高规格的演员阵容堪与电影相比。高投入带来了高回报,上周末《帝国》北美首播就已经拿下480万的收视总量,成为6年来HBO首播收视率最高的新剧。据悉全球已有160个电视网购买了该剧的播映权,使该剧超过《兄弟连》和《血战太平洋》成为了HBO迄今为止最畅销的剧集。

      不知这160个电视网里有没有中国的电视网?我真希望中国的观众能看到这部剧,借别人的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帝国》的故事发生在1920年的禁酒时期(prohibition)。回顾历史,“禁酒”这件事儿应该算是美国历史上的败笔、丑闻。更因为酒精是文学艺术家的好朋友,故而文艺作品里谈到“禁酒”时期,也是以讽刺挖苦居多。但像《帝国》这样对“禁酒”进行如此全面深刻之揭露与调侃的,我还是第一次看到。

      该剧一开场,男主角易诺奇·汤普森(外号Nucky)接受邀请在“妇女禁酒同盟”上讲话。Nucky是大西洋城的财政官,Nucky的亲弟弟是大西洋城警察局长,这个家族在大西洋城的势力自然是如日中天。只见Nucky神色凝重地走上台来,声情并茂地讲了一段自己幼时的悲惨往事:父亲如何嗜酒,如何导致家里一贫如洗,他自己如何在贫穷中长大。酒精对他个人生活的摧残使得他与酗酒不共戴天,他将坚决支持禁酒,并感谢妇女同胞们的支持和监督,等等。如此社会栋梁当场赢得妇女们的好感以及雷鸣般的掌声。这时大会的女主持人邀请Nucky留下共进自助晚餐,Nucky的司机立刻煞有介事地以紧急公务为理由,将Nucky拉走。Nucky只好与女界代表依依惜别。



(上图:Nucky向“妇女禁酒同盟”发表演说)

    Nucky去了哪儿呢?去了海滨大道(boardwalk)。斯科塞斯标志性的长镜头登场了,Nucky从海滨大道的这头儿走到那头儿,镜头一气呵成,既介绍了海滨大道的全景,为观众建立起了地理概念,又推进了故事发展:人们为对付禁酒令出尽法宝(比如一对夫妻推着婴儿车,妻子怀里抱着孩子,婴儿车里塞满了酒瓶)。更重要的,这长镜头宛如照妖镜,令Nucky的堕落生活现出了原形:原来这厮进了海滨大道那头儿的一家豪华夜总会。

    在这家夜总会里,时髦男女们正在进行最后的狂欢,乐队奏着半是悲哀半是调侃的调儿调儿(用现场正在演奏的音乐作为电影的配乐,也是斯科塞斯的标志之一)。倒时计开始了,情人们十指紧扣,生离死别一般地拥吻。时钟敲响,禁酒令正式开始实施,从天花板上飘下黑色的气球,宛如乌云压城一般。然而,这群在大厅里嬉笑怒骂的人们充其量也就是小资而已,决定大西洋城命运的人们在楼上包间里呢。

    Nucky就在楼上包间里,和大西洋城的政要权贵们在一起举杯同庆。他们在庆祝禁酒令给他们带来的发财机会。禁酒令一旦实施,走私酒必须生意兴隆。而包间里的这群人,表面上是政府官员,私下里根本就是走私犯。得意洋洋的Nucky将支持禁酒的那些人称作“那帮笨蛋”(再想想他刚才发表演说时的那张一本正经的社会栋梁脸吧)。

    怎么样?有点儿振聋发聩的意思吧?

    以上说的都是优点,现在来说说不足。这部剧是马丁·斯科塞斯导的,以老马过往的作品来衡量,该剧水准只能说是中上。评论界也多是这个调子,认为这部戏挺好,但还不够好。有人说“它想承担一个伟大使命,但是力不从心。”也有人认为男主角的选择不对。这个男演员没有黑道老大的份量,倒是“给黑帮人物画廊增添了一幅略带神经质的画像”。

    我则对其中一个镜头颇有微词。Nucky借一个殡仪馆来藏酒。他前往视察的时候,穿过殡仪馆的停尸房,化妆师正在整理一具一丝不挂的男尸。这个男尸和剧情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躺在那儿干嘛?看惯了美国破案剧的人一定对这类镜头很熟悉,什么《犯罪现场调查》(CSI)、《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只要死了人,就会有法医解剖的镜头。近年来这类镜头愈发卖弄血腥,比如会无微不至地表现剥皮割肉的过程等等。老马弄一具男尸来躺在这儿,是不是为了吸引那些看惯了破案剧的电视观众?当然了,话得两头儿说。大师都是应该善于学习的。既然学习,就是应该打破偏见,跳出框框的,为什么电影导演就不能打破成见学一把电视呢?

 

   《海滨大道帝国》的首集是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的,以后的各集虽将由其它导演接手,但因为布景、服装、道具等硬件都是老马一手置办的,演员也是老马选的,也就是说,全剧的调子是老马定下来的,估计后来的导演想跑调也跑不出太远,更何况老马还将一直当制片人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海滨大道帝国》是马丁·斯科塞斯第一次尝试“连锁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