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南京演出剧照--鞠健夫摄
周立波的江南行巡演,南巡。处处爆满。
周立波的南京首场演出如何?我准时在他抵达南京的当天,也赶到南京相见。照例要喝酒要聊天,聊天中大多的话题还是节目内容。
有些演员,台上是台上,台下是台下。下了台不提台上的事儿,上了台不想台下的事儿。立波不同,台下只要一开聊,说的都是他思考和准备的节目内容,每条都是与新闻热点有关,与民生有关,所以常能勾起旁人的兴趣。
晚上七点半,提前一小时就有大批黄牛蹲在五台山体育馆前,最高票价竟然炒到2千多一张!真是要钱不要命了!黄牛手上的钱,看上去像纸,一叠叠的,厚厚的,恨不得将周立波喊出来与黄牛见见面,然后将那些纸统统给我俩分得了。
演出非常精彩,一个人的清口,真是一个人在战斗,满头大汗,一身水分。换来的是数百次的掌声和笑声。关键是,周立波的节目是常演常新,因为新闻总在不断地发生,观众也总在不停地出生,他要出新如同出恭,天天必须的事儿。有人说周立波是个好演员,优秀的中壮年演员,知名的演员,著名的好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天才的喜剧大师,我从来都没有多想过这些对他的称谓,但,这次,我听到著名的社会评论家、人文研究人员吴星光教授对周立波的评价,我十分赞同――“周立波已经不仅仅是个演员,他是个另类的公共知识分子,一个深刻的时事观察员和评论家”。
说到大师,很多人会不以为然,是的,在中国被称大师,总会大死,还不得好死。但我说起码周立波可称是海派清口优秀的大使,传播和发扬的使者。假使有人称他为现当代喜剧大师,我也不好反对,因为,能一个人站在舞台上,连说两个多小时,还能逢场必有上百次掌声,能在上海有史以来在一个城市创下连演一百多场的纪录,演出中还没人上厕所,都尽量熬着,恐怕中国目前没有。有不信邪的老艺术家们大师们,你来试试?怕演个一两场就换地方了吧,或看上去满座儿其实赞助商拿走一半票。
南京这场没有赞助,全靠票房,承办演员的中演公司吴顺顺老板做了一辈子演出,他就是看好周立波,没有赞助也能行!事实上,他赌对了。四五千人的可卖席位爆满!
一个人对付四五千人,还让演出商赚钱,观众还很满足,真的不容易。
有些媒体时常会将周立波与其它曲艺类的艺人相比,如果你看过他的演出,怕是会改变你的想法,不好比,也比不了,根本不是一条道儿,全场的演出,一句与情色沾边的内容和词儿都没有,怎么比呢?建议同行们要将周立波与其它艺人比之前,先看看他的作品,网络上多的是。视频。
台上的内容老鞠不说,网络上都会有,我说说台下幕后的。
见了面,我们俩有段对话:
周立波:健夫兄,我看南京房事不好车事还可以。
鞠健夫:什么房事?是房市吧,你上海普通话我理解不准。
周立波:是,就是楼市的意思。我一进你们南京的中山门,就发现满大街在搞车展!
鞠健夫:没有啊,我没发现在搞车展啊。
周立波:那从中山门到新街口,怎么停的全是车子,一动不动,各种车型都有,这么长的停车场,不是在搞车展吗?
鞠健夫:哈哈,不是啊,那是堵车!
周立波太聪明了,善于思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目成文,点文成经。说他的脑筋转得快,他的嘴几乎与脑筋一样的快,有时还要快一点,没想周全后半句的,前半句已煞不住迸出来了。
后台,我拍了些他正在化妆的独家图片,他有保镖,但没有化妆师,自己化,所谓自己说自己的话,自己化自己的脸,自己走自己的路。
为防止灯光打白,一般男演员也要上点唇膏的。--鞠健夫摄
对付自己的嘴,也要像对付别人的嘴那样认真。---鞠健夫 摄
噢,这是粉红唇膏,不是粉红女郎--鞠健夫 摄
演员总必须涂脂抹粉,还好是自己动手--鞠健夫 摄
拿起党报,必须是雄赳赳气昂昂的姿态。--鞠健夫 摄
我将祝贺的花送到他手中时,他很严肃,说花儿是不能乱采乱拿的。
欢迎登陆“鞠健夫的搜狐微博”
本人工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各种形式的转载请注明来源:鞠健夫的私媒体
欢迎加入“鞠健夫全球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