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论语》开篇第一句就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问礼于老子,习乐于师襄”,不仅“入大庙,每事问”,而且“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毛主席毕生致力于读书研究,周总理“活到老、学到老”。纵览古今中外,一切成功人士,都是一些敏而好学、勇于实践,而把学习当作乐趣的人。
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一纸文凭。学习可以使一个人获得技能、增长知识、明白事理、陶冶气质,使人安顿身心、变化气质、涵养学识、提升境界,以至确立人生目标,“己立而立人,己达而达人”,实现“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和生命价值。这种乐趣应该是发自内心而永恒的。
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古往今来,多少志士仁人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现人生价值,实践人生追求。人的能力如电池一样,会随着时间和使用而逐渐消耗。因此,人的一生就需要不断地加油和“充电”。毛泽东指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当初,毛泽东身居高位,日理万机不忘读书。如今是信息时代,知识爆炸,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并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树立持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自我完善,不断掌握比你对手更优秀的学习能力。
学习是知行统一、学用结合、探求真理、掌握规律的过程。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我们要学的东西很多,学什么,怎样学?毛主席说“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有所选择地学,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和有的放矢的方法,认真向本书学习,向群众和社会实践学习。同时,要倡导有组织、有系统、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学习,创建学习型企业,以有效激发整个团队的创新潜能,推进企业发展。
学习是人生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人生止于至善的关键在于“止”,目的在于“善”。要做到“善”,首先要清楚“止”什么,怎样“止”?《大学》说“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这就要求我们生活在“君臣父子”这样的人际关系脉络中,必须以真诚的态度,心怀仁爱,躬行孝悌,正心诚意,养性修身,要笃信好学,格物致知,自我超越,与时俱进,力争把每一件事做到尽善尽美,在积极进取的动态发展中达到人生的最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