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培全球召回与企业社会责任


雅培全球召回与企业社会责任
文/交广企业管理咨询公司首席讲师谭小芳

 

近日,奶粉市场再起风波。奶粉巨头雅培以产品可能受甲虫污染为由,宣布在美国等地召回Similac品牌婴儿配方奶粉。昨日,记者从本地超市了解到,武汉市场上的雅培暂时不受影响。

22日,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以及雅培公司发布公告称,该公司位于密歇根州的奶粉工厂发现了一种常见甲虫,经内部质量评估后,公司决定召回8盎司(1盎司约合28.35克)、12.4盎司、12.9盎司罐装以及部分塑料容器装Similac婴儿奶粉。雅培表示,被召回的产品仅在美国、波多黎各以及加勒比海一些国家销售。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认为,含有甲虫及其幼虫的婴儿奶粉不会立即构成健康风险,但婴儿食用这类奶粉后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及不愿进食等症状,如果食用Similac奶粉的婴儿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立即咨询医生。

据外电报道,全球营养业巨头雅培自检发现,密西根州一家工厂的奶粉生产线极个别批次产品受到甲虫污染,尽管事后对该工厂生产线的所有产品进行检测发现,有99.8%的产品并没有受到污染,但为了安全起见,雅培决定召回所有该工厂出产的粉状奶粉,并暂时关闭该工厂,据估计,此次召回将给雅培带来超过1亿美元的损失。

一次仅仅0.02%的产品质量事故,而且还是企业内部自检发现的,在很多人看来,完全可以内部悄然化解,不必“大张旗鼓”,但雅培却自曝“家丑”,采取的是不计损失的大规模主动召回行动,这一在很多中国企业看来并不高明的行为,背后折射的是品牌对于企业责任、对于消费者利益关注的不同见解。

主动召回是一种企业责任,面对问题,不逃避,不推卸,不计较,想尽办法去查找原因,解决问题,这对企业来说,本来就是一种应尽的责任,也是企业挽回和维护良好声誉,乃至企业生存的基本,然而,这一简单的命题,在巨大的商业利益或损失面前,在国内民众和媒体对于“召回”二字的过度反应的巨大压力下,有时要兑现,却很难,有人宁愿短期内铤而走险,而不愿意承担企业责任,最终,受到的却是毁灭性的打击。“三鹿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从这一角度思考,食品企业主动召回,是一个成熟商业体制下,所有有责任感的企业所必然采取的行动。

在西方,各行各业召回制度已相当成熟,并形成了良好的运转机制,面对这种技术风险和企业质量危机,企业往往都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机制,而消费者也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区分事件的严重程度,从而作出自己的判断。但在国内,只有汽车等行业召回日趋成熟。在中国,食品走向前台主动召回,是否会引起巨大波澜?政府各部门和行业协会怎样指导企业管理好召回,满足民众的正常要求,值得探索实行。国内部分企业时不时曝出各种质量和诚信危机,使得中国消费者对产品普遍缺乏安全感,一旦某种产品出现问题,不分良莠的抵制可能就会出现,以至于企业选择了逃避与隐瞒,不到万不得已,不主动出击,或是不公开主动出击。

企管专家谭小芳老师(官网www.tanxiaofang.com)表示,“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最早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近些年来这一思想广为流行,连《财富》和《福布斯》这样的商业杂志在企业排名评比时都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可见西方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视。联合国也是推动企业发挥社会责任的重要机构。新一届秘书长安南上台后,联合国的工作重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即从国家主权的维护更多地转向了公民权利的维护。

鉴于全球化的脆弱性和国际间越拉越大的差距,鉴于国家内部的差距也在拉大以及财富的分配不公和不平等,特别是鉴于某些企业不合理的发展对世界安全和生态环境带来巨大威胁,安南向国际商界领袖提出了挑战,那就是呼吁企业约束自己自私的牟利行为,并担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那么,什么是企业社会责任呢?企业社会责任(英文: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里对其利害关系人应付的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是基于商业运作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企业除了考虑自身的财政和经营状况外,也要加入其对社会和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影响的考量。谭小芳老师认为,当前某些中国企业最突出的问题大体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无视自己在社会保障方面应起的作用,尽量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二是较少考虑社会就业问题,将包袱甩向社会,三是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四是一些企业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提供不合格的服务产品或虚假信息,与消费者争利或欺骗消费者,为富不仁,五是依靠压榨企业职工的收入和福利来为所有者谋利润,企业主堕落成资本的奴隶,赚钱的机器,六是缺乏提供公共产品的意识,对公益事业不管不问,七是缺乏公平竞争意识,一些在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垄断企业,大量侵吞垄断利润,并极力排斥市场竞争,八是普遍缺少诚信,国有企业对国家缺少诚信,搞假破产逃避债务,民营企业通过假包装到市场上圈钱。比如前段时间的紫砂煲事件。

谭老师还了解到——2010年1月6日,由企业社会责任网组织评选的“2009企业社会责任十大恶性事件”公布最终结果。上榜名单是:1、力拓在华从事间谍活动;2、联合利华恶意走私;3、五粮液通过内幕交易获利;4、沃尔玛员工群殴消费者致死;5、迪斯尼血汗工厂;6、壳牌污水超标;7、深圳发展银行克扣员工社保费;8、海尔长年欠帐不还;9、中国移动监管手机传播内容不力;10、碧桂园别墅质量事故。

上榜名单中,国内企业和国外企业各5个。可见国际企业也不是十分恪守企业社会责任。比如,人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企业在发布用辞讲究、装订精美的社会责任报告之后,该裁员的照样裁员,该不正当竞争的照样不正当竞争,该违法经营的照样违法经营。比如发生贿赂丑闻的西门子和英特尔,就发布过包装华丽的社会责任报告。而麦当劳已经多次爆出非法用工事件。雀巢、松下电器也是在社会责任报告的粉饰下,先后登上了中国各地环保局水污染违规企业名单中。

“社会是企业的依托,企业是社会的细胞”。企业只有在发展的同时,推出有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实际举措,被社会承认和接纳,才能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谭小芳老师(预定企业社会责任公开课、讲座,请联系13733187876)表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时期,企业的社会责任成为调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成为衡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我的课堂上,有企业家学员会问:谭老师,我们国内的中小企业是不是也要恪守企业社会责任呢?我个人认为:十分必要!因为,在中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的99%以上,在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加入WTO以后,中国中小企业不仅要在产品、技术、和服务上与国际接轨,在对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也应该与国际接轨。

在中国内地,侵犯知识产权、危害劳工权利等情况在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屡见不鲜。来自中国企业的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近年来成为美国和欧盟政府和企业的一块心病,欧盟还专门和中国建立了知识产权对话机制。

欧盟政府还对中国的产品安全问题特别关注。2005年,欧盟共对非食品类产品发出了701个预警,其中有346个针对源自中国的产品,主要以电子产品和玩具居多。今年4月24日至27日,欧盟健康与消费者保护司总司长罗伯特·马德林访问中国。中国出口欧盟的玩具产品的安全问题成为马德林此次访华最为关切的问题,4月25日代表欧盟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签署了《关于加强中欧玩具安全合作行动指南》草案。

还有劳工权利,2005年圣诞节期间,德国的一些非政府劳工保护组织,在德国一些主要城市发出了“不购买来自中国的‘血汗工厂’的产品”的倡议。这些劳工组织称,中国一些小商品的低廉的价格的背后是工人的血汗,买这些产品就等于吸中国工人的血。谭小芳老师表示,市场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成熟度不够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企业社会责任的增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企业一觉醒来突然发现自己需要多负一点社会责任。从世界范围内看,二战以后,才陆续出现为保障社会福利、公众利益而制定的法律,政府才开始利用制度来规范企业的行为。接下来的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源以及环境问题的出现,让公众对于企业应该负的社会责任有了新的想法,陆陆续续的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制定了法律规章和行业标准如ISO9000,ISO14000,SA8000等。

发达国家的企业在发展了上百年之后才开始注重社会责任,与之相比较,中国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觉醒是一个超前的行为。在中国,10年前恐怕没有几个人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词;5年前,恐怕没有人会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评价一个企业的指标。但是,今天,我们国内的企业已经开始觉醒,已经意识到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要性。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实际上这是中国企业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通过雅培奶粉“甲虫门”的案例,我们完全可以下一个这样的结论:没有企业社会责任便没有了质量意识,没有了质量意识便没有了质量,没有质量便没有一切。谭小芳老师认为,质量意识能反映一个人的素质,是企业的一种潜力和潜能。同时,也是民族自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结晶。

从长期发展来看,企业注重自己的社会责任只会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中国的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之中,如果有政府政策以及法规的引导,再加上社会各个阶层的参与,可以帮助企业更快地跨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可以把西方社会经过很长的时间多次的近乎革命的变换,通过比较平缓,比较平和的途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