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大战的白热之中,每天都有新好消息和坏消息。今天早上看到了一个好稍息,“国美高管团队临阵倒戈,拒绝支持陈晓”;坏消息是“陈晓:我不会轻易离开国美”。
笔者与黄光裕素日无恩,也陈晓也今日无仇。但必须再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陈晓:你必须立即离开国美,越快越好。这完全是出自于一个把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与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通中国人的良心和良知,同时这一立场和态度也来自于笔者的专业精神和专业信念。
笔者花费十几的精力,专注于民营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潜心解读中国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家的成长规律,研究企业核心的决策团队和执行团队的成长和演变规律。从研究成果来看,像国美这样已经有了二十余年发展历程,初步完成了规模积累、资本积累和品牌积累以及组织建设和团队建设,企业处于资本运营和品牌运营的关键时候,国美在未来还能走多远,就看这几年的修炼。
从这次暴发的国美内战的陈因来看,黄光裕在战略思维上的严重混乱,尤其是组织战略失误是导致今日之祸的根本原因之一。按照企业的生命周期和成长规律,国美应该在成立十至十五年就应该在核心的决策层初步完成“铁三角”团队的建设,但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国美的核心团队中存在着这样的“铁三角”。企业没有“铁三角”,就会成也一个人,败也一个人,造成一个出事、天下皆乱的局面。因为组织战略的不到位,在关键的时候用人就会显得比较随意,像陈晓这样的未经验收合格的经理人竞敢授以高位、委以重任,简直就是在赌博。
婚姻有“七年之痒”之说,团队建设同样也有磨合期和验收期。一般来说,核心的“铁三角”成员需要十至十五年的时间才能形成,一般的中层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的考验期至少得有五年以上。一个人是不是好,是不是适合企业的需要,五年以后再作定论。一般来说,在股权激励中,与企业和团队磨合低于五年者,一般不授予有表决权的股份,至多只给予分红权,而不给予表决权。
无论是基于利益需要还是价值追求,一个人与团队的关系,其实完全与一个人与另一个人的关系一样。期间关系总是从好到坏、从坏到丑恶,从丑恶回归真实。完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只有经历过从坏到丑恶的过程考验,彼此才可能结成真实的友谊和关系,双方共同的价值、信念和追求才可能得以相互确认,最终在事业的目标下各自都放下自我。
人与人之间关系演变过程中必然有这么一个环节,一般在蜜月期后就会从抱怨进入冷漠,从冷漠走向对立,寻找一切可以寻找的机会去改变对方、改造对方,如此彼此关系很快从坏走向恶。在这个时候彼此的妥协和包容中才可能让双方的关系走向真实,并真诚地回归事业的大旗下来。
团队游戏就是如此,正如“猴子的实验”一样,后来者必须服从前人立下的规则才可能真正融入团队,成为团队的一部分。普通的职业人群体大都“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往往会带着改天斗地抱负进入民营企业,而往往会因对人事的不知好对企业动用外科手术。如此一动,立即遭遇组织肌体的全面抗拒和排斥,最终往往都是无疾而终。
职业经理人进入民营企业必须学会接受到服从至再创造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改造。所以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验收期至少要有五年,否则根本不知道其是不是适合企业,是不是对企业有二心。对国美来说,陈晓又有其个人的特殊性。面对国美、面对黄光裕,陈晓是一个失败者,也是一个对国美和黄光裕有着潜在的或心理仇恨的人。按道理在国美他只配享受高而无位的“亢龙”待遇,不能委以重任。但黄光裕用了,从永乐到国美直接担任了总裁之职,在黄光裕被调查后被委以董事局主席的帝王之位。这是错上加错的选择,但似乎黄光裕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于是,内乱和内讧就成为不可避免了。
陈晓是2006年7月担任国美总裁,至2008年11月黄光裕被调查,这个时点正处于陈晓对国美方方面面严重的不适应,处于严重的排斥反应高峰期。而恰好黄光裕在这个时候出事,国美的历史和陈晓的心理就都被锁定在那个时点上了,往后他要做的事就是要彻底改造国美,如果加以潜在的心理仇恨,在改造失败后会不惜一切地毁了国美。其实,稍懂阴阳的的人,都能从陈晓脸上的风水,读出一二来。
所以,对国美来说,从陈晓来到的第一天就意味着祸,而不是福。当下之事就是必要要把这样的人清理出国美的核心团队,而且越快越好。
陈晓:你必须离开国美,而且越快越好!
中国管理律师网
首席顾问:邱旭瑜律师
2010年9月22日于深圳
管理律师文献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