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年初开始,09年的股市可谓是走得风生水起,截止6月结束,沪指不仅重新回到了3000点之上,而且还一举收复了20日、10日和5日均线,使一度变得难看的技术形态又开始好看起来。这是多头力量的胜利,也是主力精心策划的结果。但近期一个令人尴尬的老问题又回来了,就是不少投资者又出现了那种赚了指数不赚钱的尴尬现象。明明是股指强力上扬,可自己手中的股票却像瘪了气的气球怎么也飞不起来。
陈先生是一家公司的总经理,资产颇丰,理财的主要方式就是炒股。张先生应该算是老股民了,经历过1900点到6000点的牛市之巅,也经历过6000点到1600点熊市谷底,自以为在牛熊的锤炼下已经掌握了炒股的真经。2009年3月开始,大盘在经历了长跌之后开始有向好的趋势,张先生又重拾信心,全仓杀入股市,看着指数不断的创新高,张先生有说不出的高兴,他深信自己能抓住这波行情,赚个盆满钵满,但到了6月份,指数涨了近百分之五十的时候,张先生的二百万资金却缩水了百分之十。当记者采访他的时候,陈先生显得愁眉苦脸,他告诉记者,从3月份开始他就看好今年的行情,在操作上几乎都选择满仓,可几个月下来不仅没赚钱反而赔了不少。陈先生称,7月份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暴涨,接下来4天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但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的自选股,这种惊喜立即就转变成了沮丧。陈先生在炒股方面一向钟爱小盘股,喜欢短线操作,他所持有的小盘股股价在大盘上涨时,非但不涨还跌的更低。
记者随后走访了几个股民,像陈先生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赚了指数赔了钱。相比于张先生,刘小姐算是新股民。几年3月底,一直想选择机会进入股市的刘小姐看着大盘涨得如此之好,果断的加入股民的行列。刘小姐告诉记者,第一笔交易她在朋友的推荐下买了华联股份,挣了百分之十。尝到甜头的刘小姐开始游说父母拿些钱出来炒股。但几个月下来,指数不断的创出新高,刘小姐的资金却在不断的缩水。“由于资金量大,我在短短一个月就亏损了很多,大盘涨疯了,我为什么还这么亏钱啊?真不知道怎么给父母交代?”刘女士很困惑的问记者。
近期的行情让人似乎感觉回到了2007年“5.30”之后的那段蓝筹股井喷行情,很多投资者出现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情况,记者统计,6月底的最后5个交易日中,沪指涨幅为7.96%,但只有不到三成个股跑赢大盘,还有60多只股票不涨反跌。而昨日尽管两市多数个股上涨,但正常交易的1506只股票中,有709只股票涨幅不足1%,另有348只下跌,占比超过20%。与之相对应的是,不计算ST个股和未股改股,两市共28只个股涨停,228只涨幅超过4%。
记者听到有人这么描述目前的行情是“我们站在高高的指数上面,讲述着赔钱的故事。”虽有些调侃,但也道出了很多投资这目前的境况。
眼下,很多投资者出现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情况,但是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似乎很少有人提及。有人说,蓝筹股本不该涨,一涨不仅意味着行情接近尾声,而且还让许多小盘题材股反而出现下跌情况,那么问题到底在哪?对此,专家表示,投资者应该紧跟市场热点操作,顺势而为,才有可能获得不错的收益。
新世纪基金经理周永胜告诉记者,中国股市历史上一直有是八二现象和二八现象。近期确实因为大盘风格的转换,逐步从小盘股轮换到中盘股再轮换到大盘股。所以说大盘股在涨的时候,这时候大家明显感觉到只赚了指数不赚钱。在历史上也经常出现这样情况,在目前这个阶段,刚好处于指标股,所以说大家就有这样感觉。我相信这种阶段只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现在包括基金逐步从指数基金向其他基金转换,也预期未来大盘指数的连续上涨的动力一直会有一个逐步的减弱,可能会转到中小盘股的行业上。面对大象起舞的行情,凡是抓住这些热点的投资者,获利都很丰厚。因此,面对这一市场特点,投资者必须围绕市场热点来进行布局。
本文出自《卓越理财》 2009年第12期
为啥赚了指数不赚钱?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