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涌观察:商男不知亡家悲


    昨晚,当我习惯性地收看上视每周一期的王牌节目《七分之一》的时候,看到了三大故事之一的陈光标专访。陈光标所说的四句话引起了我的特别注意:
    一是,慈善本身就是秀;
    二是,他比巴非特和比尔盖茨这对巴比组合有着更高尚的慈善理念;
    三是,他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不去娱乐场所,是个好男人;
    四是,他们家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三,他那分别生于1964年和1966年的哥哥和姐姐,都早已去世了,但不是病死的,也不是遭受意外事故去世的,都是饿死的。
    这四句话我都很关注,但是关注点不同:
    其一,有关“慈善本身就是一场秀”的说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慈善者,但很适用于陈光标;
    其二,他比巴比的慈善境界更高?我的印象正好相反;
    其三,他是一个好男人,这话还是留给老婆说吧!不管是裸捐还是自夸,我觉得他很喜欢一个人说完本应该是夫妻两个人说的话。
    其四才是我在本文特别想说的。
    9月7号,我才写了一篇文章《裸捐太早陈光标》,网友“水吟云欢”在该文后说:陈光标先生的妹妹陈春华洗碗已经十一年,最开始一个月甚至才七八百块钱,现在一个月能挣一千五了;他弟弟至今还在做保安,每个月最多也就两千块钱。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陈光标首先就应该捐点钱给他们,不直接捐给他们这样的人,你还想捐给谁?
    说实在的,网友“水吟云欢”说的陈家的故事,起初我都不敢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可是,昨晚我在看陈光标访谈节目的时候,陈光标说到他那饿死的哥哥和姐姐时,那种一带而过的轻松样,让我有点半信半疑了。我对人间爱心的理解是先自己的亲人后外人:每个人首先应当尽可能地照顾好自己的直系血亲——父母子女等,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关爱自己的旁系血亲——兄弟姐妹等;其次,才谈得上向近亲属以外的人献爱心。陈光标的爱心关注却是先外人后自己人的:他活着的时候,完全不需要考虑他的兄弟姐妹生活是不是艰难,他对他人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了对兄弟姐妹的关注;而他死后,他会把他所有的财富捐给别人,完全不会考虑他两个孩子那时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状况。我忽然想到了一句红色经典语录: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莫非陈光标就是这样的活样板?可是这是顺人性还是反人性的呢?
    陈光标轻轻带过的那句他的“哥哥和姐姐都是饿死的“话,让我心头一惊、浑身一颤!我们大家都知道,新中国经历过的三年自然灾害,是在1959年到1961年间,陈光标的兄姐又分别出生在1964年和1966年,而且陈光标的家乡江苏宿迁市泗洪县,并不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既然我们国家在60年代中期以后,位于江苏省的陈家接连两个孩子都饿死了,那么中国在那个年代里,在那个地方还有多少人饿死了呢?在那个年代里,中国更贫穷的地区,又有多少人饿死了呢?在那之前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应该饿死了更多的人吧?那么,现政府时期,总共饿死了多少老百姓呢?应该比日寇的大屠杀中死去的中国百姓,有过之而无不及吧?
    从陈光标的年龄推算,他的父母应该是出生在民国时代的三十年代后期到四十年代初期,那正是中国饱受日寇侵略紧接着又是国共内战的兵荒马乱时期,可是,即使是在那个年代里,在同一片土地上,陈光标的父母都没有被饿死,说明那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并不是特别恶劣的;那么,同一个地方在几十年以后,在改朝换代了以后,在和平年代里,怎么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呢?更匪夷所思的是:官方媒体不是说1949年之前的旧社会,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来了救星共产党和大救星毛主席吗?那之后不是“解放”了吗?为什么解放之前只是“吃不饱”而解放之后反而成了“吃不上”了呢?是政府的红人陈光标在说谎,还是政府的腿子媒体在说谎呢?
    陈光标一方面说到他那饿死的兄姐的时候,轻松地一带而过;另一方面,说到他的无限忠诚,却是充满深情地。他自豪地告诉我们:汶川大地震的时候,他带人在汶川抢修出了一块直升机的停机坪,当一位高官来灾区视察的时候,就降落在这块地方。我到现在也没想明白:高官的飞机能不能停降在陈光标平整出来的停机坪上,这又怎么了呢?已经被豆腐渣工程深深埋葬的孩子,能在高官降临的时候起死回生、重返人间吗?
     我们都很熟悉一句诗:商女不知亡国恨;我现在有了一句更贴切的下句:商男不知亡家悲。商女不知亡国恨:在于商女最关注的是怎么样趁自己还能卖的时候,尽快多卖,这样将来卖不动了,还有口饭吃,不至于被饿死。而商男不知亡家悲的道理也一样:不管商男经商到什么程度,也不管商男在多短的时间里赚了多少钱,更不管商男的慈善金光帮他拉到了多少大工程,商男都需要把主要注意力放在经商项目上而不是亲情关注上,这样,商男才能在血拼的商场上,保持他毕露的富商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