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表现活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大国,作用和地位日益显著。
国际能源署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能源组织之一,其成员主要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或者说主要是发达国家的组织,但在积极寻求与中国合作,并多次表示希望尽快将中国拉进这个组织,甚至为了吸引中国明确表示可以修改该组织宪章,以便消除让中国成为其成员的法律障碍。
作为一个“国际性”的能源组织,国际能源署之所以积极向中国靠拢,当然主要还是有其自身企图,那就是强化其重要性和权威性,因为从逻辑上讲,一个“世界能源消费第一大国”不是国际能源组织的成员似乎有些“不尽合理”。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逐渐成为全球能源市场的“主角”,但在是否加入这个由发达国家控制的国际组织问题上,中国一直持谨慎态度,因为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站在发展中国家的立场上,加入国际能源署可能会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国际形象,与发展中国国家很难形成默契,尤其是很难处理与石油输出国组织的相互关系,因此贸然加入可能不合时宜。
随着国际能源署成员国在国际能源市场上的比例不断下降,该组织逐渐演化成全球能源市场“配角”地位,其国际性、代表性、有效性和重要性已经大打折扣,在维护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上,作用也大不如前。
正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在2009年参加国际能源署35周年纪念活动时指出那样,“缺少在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体系中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的全面参与,IEA将有可能沦为一个低效的、次要的乃至纯粹过时的、可有可无的国际组织”。
因此,该组织客观上需要尽快适应全球能源版图的全新格局,处理好能源行业利益与人类环境利益、传统能源强国与新兴能源大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尽快将中国纳入该组织体系就成为重要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