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赢消”商业模式


——管益忻教授在“2010年第三届中国房地产发展论坛上”的演讲

www.jztop100.com    2010年8月27    建筑中国网 

 

接下来有请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决策科学院院长管益忻教授。教授现任中国决策科学院院长、《海尔研究》课题组组长、首席专家。教授长期致力于企业体制改革,企业经营运作,战略管理与企业文化研究,首次提出“中国经济”时代定位之“信息工业化”理论,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制定区域战略规划和企业新世纪发展战略与管理;在中国第一个提出,并在顺义九五十五规划中分别实际运用CBD的范畴。2007年推出第二代CBD理论。首次提出并日益深化其产权资本化——产业资本化理论,并据此提出制度创新整体战略设计及基本思路,首次提出企业文化、企业战略十大发展机理理论与方法,并以此为指导发表一系列的论著;于90年代初首次设计、制定中国企业战略,企业文化运行,发展模式——潞安模式;首次提出并揭示客户经济的理论、方法及“营消”商业范式,先后发表专著20部,论文510篇。教授报告题目是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升级

管益忻:今天在这里开10年中国建设行业创新管理大会及房地产论坛,一方面我们现在处在经济危机向好的方面转化,正在走出危机,各种迹象表明有可能在今年年终或者稍晚一点走出危机,这是一个要注意的重大趋势。我特别想讲一个重要的问题,建筑行业同制造业都在开始新一轮的发展,原来以硬实力为主,今后要以软实力为主,重新构造整个的市场经济。第三个是要讲一下“营消”问题,营销应该是营消

(一)

巴菲特前些日子有一个观点,原先我们的企业做买卖主要讲筹码为主,筹码够本了赚利润。后来做买卖主要讲质量,胜者为王。再到后来,以需求为准,谁的需求符合客户的要求谁就成功。在中国张瑞敏的观点跟他很相似,张瑞敏说过,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五六十年代以前,谁卖的快谁就多赚钱,卖的越快,生产越多,赚的越多。到七十年代情况发生变化,谁做的好,谁就卖的快,卖的多,赚钱多。到九十年代以后情况又发生新的变化,谁做的对,谁就赚钱,谁的生意就兴隆。这个观点和巴菲特的观点差不多。

这样三个阶段在我看来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已经进入第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本主导,我们老说的资本主义是从这来的。资本主导典型的就是福特流水线为代表。第二个阶段叫做利润控制,公司主导,公司主导的市场经济。到上个世纪95年以微软上市为标准,情况发生新的变化,以客户为主导,企业内部无论是CEO还是CFO做不了主,股东也做不了主,这个企业经营好坏关键是看你的客户买不买你的产品,买的多还是买的少。就是张瑞敏讲的你做对了没有。他买你的就做对了,他不买你的,你无论如何都是做错了。你不是想赚钱吗?可以,你做对,你做的符合我的口味,不符合我的口味就不对。我们当然要搞标准,不搞标准不行,但是最终标准只有一个,买你产品的人就是标准。

所以很多理念都变了,比如什么叫市场。不是说一个买的和一个卖的在那讨价还价就是市场。当然叫它市场也可以,大家可以理解。但是对我们来讲,真正落实的是拿着钱买你产品的人叫市场,拿着钱买你房子的人,拿着钱买你汽车的人叫市场。卖汽车的人、卖房子的人都叫产业。至少从营销学来讲,从管理学来讲,从战略来讲是这样,否则要落空的。所以全世界进入第三阶段,其实这个名字叫客户经济。市场经济发展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第二个阶段叫做公司主导的市场经济,第三个阶段叫做客户主导的市场经济。

在前两个阶段,大家说的营销的字是销,第三个阶段这个销变成消费,刚才赵云伟讲了很多的消费问题,应该说二十一世纪是消费时代,全部的经济要纳入到这样的平台上,凡是不讲究消费的人要吃大亏的。中国最好的企业是联想和海尔,但是联想战略出了问题了,战略出问题就是没有重视这个,杨元庆的电脑分两块,一块是商业用,一块是消费。而且他看到了,他说从现在开始要重视消费这一块,可是实际做的时候这一块重视的不够,因此吃了大亏。张瑞敏搞制度创新,最主要的是“营消”,张瑞敏的话叫端到端,用我的话来说是从销到消。就是一定要从客户中来到客户中去。举个简单的例子,百安居怎么卖房子?他找一个样板间,请这一家的人来体验,了解客户的需求。营消就是消费者的需求,全部的经营说到底是经营消费者,经营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现在大家说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使消费者生活的更快乐。

挑战危机最重要的是要达到赢消商业模式,赢得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模式。我们面临商业模式全方位的一场大的革命,我们要从各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我要说一个题外话,我觉得作为建筑行业特别要注意CBD的问题,顺义的九五十五战略规划都都是我主持做的,现在不是有老大一块机场吗,都是那时候留出来的,我觉得现在CBD的理解不一样,朝阳那个地方叫CBD,中关村不算CBD,中关村不能算是CBD,应该是CID。金融街如果叫的话应该是CFDCFD也好,CTD也好,应该这样分,这样分的话建筑不一样了,金融街的建筑肯定跟朝阳的CBD是不一样的,朝阳的CBD是中央商务区,金融街叫商务区也可以,但是是金融商务,是不一样的。包括文化模式,包括架构,都不一样。

(二)

第二个问题,从市领导到副中心,CBD是副中心,再到商圈,再到商户,这个体制没有弄起来。

首先是市场攻略上。我想最重要的就是一条,从过去的市场向生活方式开拓转变,我们要特别解决关于生活模式的同质化问题。什么叫生活模式?举一个例子,现在搞标准,有照明,有取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这是一个生活模块。但是我们以前不注意,往往用金属结构的材料,支撑那一块是金属的,连接那块也是金属的,弄不好会漏电。这个很简单的常识,我们不注意就会出现一些问题。出问题的话很难办的。所以建筑业的产品跟别的不一样,总体来讲,解决关于照明的问题,解决关于取暖的问题,这种需求合起来是生活模块。而形成这个建筑就是总体的解决方案。现在大家知道不是产品和产品的较量,而是解决方案和解决方案的竞争,A公司拿一个方案,B公司拿一个方案,看谁的好,哪个最佳就要哪个。这个解决方案是对着生活模块来的。

再举个例子,现在搞家电下乡,海尔的家电下乡可能是更赚钱的,关键是现在的生活模块抓住了。谁抓住生活模块谁的解决方案做的就会比较好。我的牌子很好,生活模块抓不住产品人家也不会要。海尔怎么解决的好呢?比如有的农村地方有老鼠,专门有一个小组解决老鼠的问题。还有一些地方电压不稳,有些人专门解决电压问题。还有有些地方路不行,有人专门解决路,这些合起来形成一个总的解决方案。

下面集中从策略视角上讲“赢消”问题。我们要从营消向“赢消”过度。即赢得顾客在消费生活中的实实在在的认同。而要真正过渡到赢消模式上,这里有八个化

第一,产业集群化。

宏观来讲要扎堆,这个集群化包括空间上的集群化,特别是产业利润上的集群化。我们卖鞋的不卖鞋垫,在天桥上老太太卖鞋垫。没有单一的生活元素,比如喝水的水杯,这个水杯涉及到很多的元素,比如水的温度、水的水质,还有水什么时候送来,这是一个系统,是一个模块。所以我们讲扎堆化就是集群化。我们说浙江人会做买卖,是中国的犹太人,我到山西去,我看到温州人搞一个轻工业产品,那个地方重工业很多,但是缺轻工产品,这个扎堆是完全正确的。

第二,竞争两极化。

有的学者讲竞争两极分化,大的越来越大,小的越来越小,活的越来越活,也有好多不好的垮台了。但是一说小企业好象就不行了,那也不见得,有些小企业就是在困境中崛起的。关键是有没有抓住核心竞争力。其实企业是被客户打败的,企业不是被对手打败的,对手不能把你打败,因为对手并不买你的产品,买你的产品的人能把你打倒,顾客是最亲密的敌人。不是说小企业就不行,有一个做化妆品软包装的小企业,这个小企业开始不行,后来做起来刚刚有点规模,有两家国外大公司跟他竞争,这个小企业的老板非常聪明,发现做小包装要求的模具多,化妆品的包装每一种数量很小,但是品种多,那些大企业就不合算,但是要想品种多、数量小而变化快,就得用模具。他抓住模具这个环节很快成功了,大公司比不了,现在这个小企业成了大集团。中国有一个好孩子玩具,开始也是OEM,给别人贴牌的,后来这个老板也发现了奥妙,自己做了一个小车叫爸爸摇妈妈摇,后来很快做起来。

第三,外向内向化。

中国属于新兴市场国家,我们好多叫新兴产业,所以我们要把握新兴产业的特点。我们要了解市场特点,原来有一个浙江村,香港有什么新的款式,一个礼拜后他们那里就有,后来香港有什么新款式三天以后这里就出现,款式是新的,价格不高。浙江人很会做买卖,日本的三井文化是从他们这传过去的。

第四,集约规模化。

管理严格对企业的规划很有利,特别是中小企业,有的过好日子过惯了,不注意管理。现在不注意管理不行,逐渐的要规模化。

第五,制造服务化。

建筑业也是要服务业化,1999年达沃斯论坛上提出二十一世纪有三个特点,其中一个是制造业服务业化。建筑业也不例外,要服务业化。讲人性化,最能体现人性的是服务,房子盖的再好,物业搞不好就很成问题,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比如我们坐的马桶,一般的马桶那么低,老人可以,但是年轻人坐着不舒服,马桶低了以后,使劲按水会别着胳膊,身体好的人问题不大,稍微年纪大一点就麻烦了,特别是一次冲不完的两次三次,手别着。这些都是人性化的问题,也就是我所说的软实力,软实力太重要了。

顺便提一下芭比娃娃的事,芭比娃娃50岁了,他们生产10亿的芭比娃娃,这里关键有一个创意的问题。我总感觉到建筑业创意方面注意的不够,我们的宣传不够。包括张艺谋导演奥运开幕式、闭幕式搞的很好,但是那个解说词是苍白无力的,比如孔夫子三千弟子击缻的一个镜头,里面包括很多的文化内容,但是没有讲出来,很可惜的。去年年底我在杭州的一个房地产企业的会议上说,每个社区都是一个文化单元,每个文化单元都应该有自己特定的遗传密码。我总感觉我们的文化含量太少,像万科、万通这些企业还有些文化东西,但是很多房地产公司这方面缺少内容。

第六,人才争夺白热化。

现在很可能是团队之间的较量,实际每个企业的兴衰关键看领导班子和他的作业团队、施工团队。以施工企业为主体的模式是对的,毕竟施工企业最后决定房子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文化含量多少。但是施工企业利润率太低,80年代研究房地产的时候就发现这个问题,施工企业只有两个百分点的利润,现在也就是二到三个百分点的利润,这是很成问题的。一方面房地产老板们赚很多钱,一方面施工企业利润率太低,这可能是大问题。

第七,家装企业独立化。

最后一个是网络营消变化了。

(三)

下面讲具体一下“营消”模式问题。我这里讲一个Qbet案例。这是一家大的公司,这个老板叫QbetQbet年轻的时候理发,当时理发半个小时,理发之后还会按摩一下。但是Qbet要求10分钟理完,他碰好几个理发店老板都不干,他说半个小时浪费时间。后来这个小伙子下决心自己开了理发店,就叫Qbet,他开店的第二年就很快发起来。这里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管理搞的好,在我看来是属于赢消型的商业模式。举个例子,比如三个人来我这理发,你照着前面的镜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异性之间很尴尬的。Qbet注意到这个问题,他弄到一人一个镜子,你看不到他,他看不到你,这个管理搞的很好。还有一块搞的好,比如一般的理发店的员工上卫生间解手的时候偷偷看杂志,一看杂志时间就过去了。他这不一样,他把卫生间弄的很小,光线很暗看不见,这样节省了很多的时间。还有一点,顾客一定不会等超过三分钟。还有椅子,那个椅子客人自己可以调整上下。梳子也是一人一把,用完可以带走。这些方面想的非常到位,我总感觉建筑行业这些方面有很多潜力可挖掘。

我们应该从过去以销定产向着以消制营,凡是成功的企业都向着以消制营过渡。比如淘宝网典型的以消定营模式,像B2BB2CC2B、规定到底都是消费。危机来之前马云就看到危机要到,另一方面他的模式打造的好,所以他对着就是三四千万个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就需要淘宝网。

关于品牌问题,多年来大家也重视品牌,但是重视的还不够。品牌的价值在美国的GDP当中占60%,但是在我们,品牌价值在资产负债表上没有。这是非常可怕的,说不重视也不是,也重视了,但是品牌在资产负债表上看不出来。我们千方百计的要想办法把这个计算出来,施工企业这个问题更严重,我们品牌方面的工作做的很不够,不是说大家不努力,而是做的不够,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好。

(四)

再说一下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什么叫核心竞争力?一般大家说利润率、劳动生产率。这些都对,前年我到山东的时候说过,这些都对,但不是主要的。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美誉度,有了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美誉度,利润率就上去了,销售额也就上去了。否则怎么也上不去的,上去了也可能是假冒伪劣,人家来投诉你的。三聚氰氨就是这么回事,建筑业这方面也是相当严重的。所以我特别想强调一点,将来老板至少每个礼拜都要考察你的客户满意度,而且把客户满意度、客户忠诚度、客户美誉度要量化。你自认为好是不算数的,消费者认为好才算数。所以核心竞争力最关键的是解决三个度问题,客户的满意度、忠诚度、美誉度。这里还涉及到微笑曲线的问题,从制造业就是研发和销售两头往上去,搞的好就是微笑,如果这两条不好就会下来,就是痛苦曲线,我们要抓微笑曲线。微笑曲线搞的好关键就看满意度、忠诚度、美誉度。在这个世界上谁有客户谁是爷爷,谁没有客户谁是孙子,这个话粗一点,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黄光裕为什么厉害?沃尔玛是世界五百强的冠军,沃尔玛是零售业,不是制造业,但他们一直是冠军。

(五)

最后说一下企业文化问题。在企业文化建设上,建筑行业也做了一些,而且有一些做的很不错。这里最关键的是经营人心的问题,我们的工夫要下在经营人心上,而不是经营人力上。说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孟尝君,孟尝君下面有一个人叫冯谖,没有人喜欢冯谖这个人,也就是孟尝君心胸宽广,觉得冯谖有点才,让他在他的手下。周围的人都看不起他,孟尝君想到他孝敬老母,让他把母亲接过来,但是过了没多久,孟尝君被罢官了。当孟尝君还没有回去的时候,老百姓夹道欢迎他,这个时候他想起一个情节来,他有一段时间,每年过年的时候要收租,这些人都不懂会计,这个时候就是冯谖懂,冯谖去收租。别人一般两个月三个月才收完,他三天收完了。孟尝君问他怎么做的。他说把地契给烧了。后来孟尝君说你带回什么好东西了吗?冯谖说回来的时候给你带点土特产吧。到老百姓欢迎他的时候他才明白。这个事例就是讲经营人心很重要。我想,马云说顾客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太重要了,企业文化就是经营人心的。张瑞敏说企业不是卖,而是买,买客户的心。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很大的问题是要解决人心问题。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非常重要,他批评到延安去的知识分子,他们就喜欢表现自我,而不表现工农兵大众。讲了“源和流”的关系,“源”是工农兵大众。我们企业文化的源泉在消费者那里,而不在企业家那里。

谢谢大家。

 

注:本文原载地中国建筑网,文中某些关键词汇、语句作了修改。

原文网址:http://www.jztop100.com/newsarticle.asp?id=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