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央企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国务院国资委原主任李荣融在达沃斯论坛上表示,某些行业出现垄断是正常的,“如果没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3个石油企业,中国经济早乱了”。

李荣融先生证明垄断有功论的一个例子是:2008年油价高涨时,国内油价始终保持稳定,当时“三桶油”为弥补国内外的差价,承受了高达1680亿元的巨额亏损。但我们都知道油价总是不断波动的,国际油价涨了你“保持稳定”是功劳,国际油价跌了你还“保持稳定”又算什么呢?亏损了是为人民利益做牺牲,赢利了是央企有功,这逻辑无疑是把垄断央企置于“包赚不赔”的位置上了。

单纯以赢利或者亏损来讨论垄断央企的功过本身就是一个陷阱。打个比喻,这就类似于央企霸占了球场不让别人玩,自己球技稍有提高就逼着别人鼓掌。央企和自己的过去比确实有所进步,但是却把可能更有“比较优势”的选手排除出了竞技舞台。此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WIND发布的报告就显示,上市国企经营效率远不如上市民企,其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仅为后者的37.3%。央企垄断着豪华球场经营效率还不如街边足球,他自身的那点进步又何足夸耀?

某些行业出现垄断确实难以避免,但是垄断地位赋予他的不应该只是谋取暴利的权利,还应该承担必须的义务。权利加义务才是判定垄断央企功过的健康指标。石油央企不要说履行回报社会的义务,即使连一些基本的份内事都处理得令公众愤怒。比如大连“7·16”爆炸漏油事故,中石油至今未对污染损害赔偿做出任何表态,反倒采取积极措施,阻止受损水产企业和养殖户到法院起诉。这样的石油央企即使在经营绩效上赶上世界500强,也无法成为民族的功臣。

作为国资委原主任的李荣融当局者迷,说出自夸的话倒也不足为奇。但在大连“7·16”爆炸漏油事故为代表的一系列事情上,石油央企总是能处于随心所欲的位置,则不得不让人深思。难道垄断不止有功,垄断还永远无罪?如此我们就只能高呼“教主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