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关教育的探索


高校公关教育的探索
 公共关系行业将是21世纪的热门行业,公共关系从业人员是21世纪的紧俏人才!目前我国高校有1000多所开设有公关课,20多所设立公关专业,形成了普及公关教育、职业公关教育和专业公关教育这三个不同层次和正规化的教育体系。
  然而上述2O多所高校中设立本科专业的只有3所:职业公关教育又多属专科层次。可见高校中开设公关专业和专门的公关职业化教育的毕竟只是少数,大多数还是属于普及性质的非专业公关教育。
  高校公关教育的困惑及原因分析
  (一)关于公关教育课程设置的困惑
  非专业的教育公关在高校中往往被定位于一般的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或者全校公选课,课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即使是专业必修课也只有50-70多学时,这与《公共关系人员国家职业标准》关于职业培训的课时要求相去甚远,根据标准要达到高级公关员的考试资格,至少得经过300学时的职业资格培训。固然非专业的公关教学有别于职业培训,而教学时数连初级培训都达不到,这必然把非专业的公关教学置于非常尴尬的境地:这么短的学时,又能获得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呢?
  (二)关于供求失衡的困惑
  当前的公关教育仍以知识教育为主,缺乏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有“高分低能”的嫌疑。
  没有高素质的公关人才,就没有高水平、高质量的公共关系。据2003年中国国际公关协会行业调查表明,中国公关业在继续保持较快发展势头的同时,无论是专业的公关公司还是企业,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公关人才的匮乏。尤其高级专业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的严重缺乏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求”是具体的,而“供”是模糊的,二者之间怎样才能摆脱这种悻论式的循环呢?
  高校公关教育出路
  (一)自我认知与学科定位
  非专业的公关教育如何才能解困?我认为“打铁还得自身硬”。关键还在于从教者的不懈努力。海川时代认为非专业的公关教育首先在学科定位上应该有别于专业的公关教育,充分挖掘其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特点,通过教材研究,挖掘学科的教育潜能,启发学生自我管理,“塑造一个美的自我”,进而塑造一个充满凝聚力的集体。
  (二)走有特色的素质教育之路
  公关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没有中小学基础教育统一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困扰,从而体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如果能够很好地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成效将会很显著。。
  1、特色教材
  根据高校非专业公关教学的特点,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海川时代认为公关教材不能只是一般的理论陈述,或者理论加个案,而应该在整个编排体例、知识点讲授、练习各方面体现培养的目标要求。
  中国国际公关协会理事、厦大新闻传播系纪华强认为:“非公关专业的公关课程教育、训练与公关专业的公关课程教育、训练应有所区别。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培养‘公关咨询专家’,而是为了让大学生关注社会环境管理问题,了解、掌握组织的社会环境管理的知识,提高大学生与各类公众进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环境的素质。它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特色教法
  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秘书班进行过一次对比实验,在课程的前半学期由某一位老师负责授课,其主要的教学方法是以理论讲授为主,兼个别案例教学,后一位老师以技能训练为主,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最后将二者教学效果进行了对比,其结果显示如下:全班60人,对前一位老师的欢迎程度只有8%;而后一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了约80%学生的欢迎,学生普遍反应”相见恨晚”,在科任的动员下,全班35%的人报名参加了公关员考试,而且公关课的教学由课堂延续到了课外,由该学期延续到了下学期。同样的课程,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教学方法的差异,效果可见一斑。
  3、特色考试
  (1)形象考核
  非专业的公关课程的考试,也应该与学科内涵相统一,所以我们强调形象考核,通过外显形象内化其内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涵养。
  (2)情商考核
  公关人才应是敢于坚持真理、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还应该乐于竞争,善于合作,学会承受失败,正确地对待他人的批评。既有自我表现、自我实现的热情和冲动,又善于把自己的力量融入集体力量和他人力量之中,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3)能力考核
  素质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品质,能力则是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从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出发,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社会交往即“做人”的能力,还应重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等等。
  (4)整体评价
  在整体评价上,海川时代创造了“成绩累积考试法”,首先把考试项目明确公布出来,各项成绩比例定性说明:形象10%,自学笔记20%;课堂演讲30%;策划书写作10%;三次笔试30%。总分100分。该“政策”量化了形象、情商及能力考核,又将教材、教法与考法三者融为一体,课内抓得紧,课外负担轻,因此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
  我国公关教育前景展望
  全球经济的复苏,IT产业的回暖,中国加入WTO,北京申奥的成功,全国公关员职业认定系统的启动……这些既是挑战,但更多的是机遇。
转载请注明:北京海川时代公关公司  http://www.hc-p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