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移动应用成熟时


 

在和同事从长春到哈尔滨的路上掀起了一场争论,争论的开端由头是我们如果自己创业,那么会选择做什么软件作为方向。阿龙童鞋认为,他首先会义无反顾的抛弃现在的PC终端,快乐而充满希望的去投奔手机的怀抱。在投奔手机怀抱之后,目标就是成为手机软件中的平台——做一款手机软件管理软件。

为这个我们争论了起来。我认为现在个人公司做手机软件管理压根儿没有任何前途,首先从竞争对手来看,首先想到了中国电信有天翼空间,中国联通一直吵嚷着要上马沃商城,中国移动有MM。这三个产品基本上都是希望能够做国内最大的移动终端应用服务提供上,尤其是联通的沃商城,貌似成为苹果App Store平台在中国的翻版。

从现实来看,三大运营商都占有天时和地利这两方面的优势,天时的优势在于3G牌照通过之后,目前3G手机的普及率在逐渐的缓步推高,智能手机也开始越来越普及。地利的优势则在于,电信运营商自己做移动应用服务,收费的门口和分成等一系列跟金钱挂钩的环节都自然而然的能够顺畅打通。

而现实局面来看,中国电信的天翼空间目前非常有优势,天翼空间已经上线,而且还允许联通和移动的手机登录商城,摒弃了门户之见。这样天翼就有一个6亿的手机用户群体和自己旗下5000万的宽带用户。这种潜在用户数量和拓展能力自然就会成为第一道门槛,将大多数想染指手机软件平台的人的想象终结。这是实打实的种子用户拼比,没有这些种子用户,产品很难成功。

此外天翼空间还支持手机和pc终端下载。关键是阿龙认为的必杀技免费已经被中国电信实现。天翼空间支持70%以上的免费软件和免费下载,相比苹果在国外推的App Store更加吸引国人。阿龙认为,这种门槛还是可以越过,最终可以通过软件应用性等方法直接比拼软件的易用性和可用性。

但是从现在手机市场的结构来看,如果仅仅是软件管理的应用性达到了要求,但是作为平台软件,自己绝对不能够仅靠功能性需求来满足整个市场的期望。最终真正比拼的还是谁能够提供更多好玩好用的第三方软件,第三方软件作者往往希望软件能够实现分成,所以从最初投入肯定是财大气粗的电信运营商的怀抱,而不是用户。只有有足够多的第三方软件作者开发的软件,谁才能够成为最终的移动终端之王。

除了天翼空间之外还有移动的MM,MM最大的特点是支持的机型比较多。联通的沃商城虽然只限于iphone用户使用,但相信联通目前绝对是墙头草心态,风吹向哪边,就可以倒向哪边的。软件管理目前的对手绝对是这三家运营商,从市场切分方面就不可能给其他厂商太多利益,小厂商和个人用户拿到的最终只是一些面包屑。

而且从目前三家运营商操作的力度上而言,电信、移动和联通都在开发自己的智能手机平台,如果三家运营商的智能手机可以非常低的价格或免费赠送给年费套餐用户,让软件集成到套餐中,这个市场基本上是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的盘中餐了。而且即便运营商不染指,也会有大票的手机制造商等着蜂拥进入。

所以从目前看来,这场战争只是天翼空间、移动MM和沃商城的战争,其他人是不可能成为手机平台上的,顶多和运营商合作分一些汤羹面包屑,这就不错了。而通过三家运营商的线上商店做一下比较,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移动MM只针对自己的用户,受众多但是突破性不大;联通沃商城,基于Iphone手机的在线商城,基本照搬app-store的运营模式,没有特色的照搬很难短期内达到良好的效果;天翼空间的“全网全终端”、“全开放”的概念的提出,确为中国的市场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市场的新的理念和道路。之前看到的电信集团张新的专访,着实验证了我们的推论。有兴趣的,不妨也看一看,分享一下链接:http://tc.people.com.cn/GB/183747/183748/200388/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