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政委:存款利率浮动可试,但应与综合化经营同步


鲁政委:建议全国居民存款实行利率浮动试点


2010年09月01日14:54   作者:李聪      

 

    和讯消息央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近日指出,可考虑争取国家允许东北率先开展存款利率上浮试点,对此,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建议全国范围内对居民存款实行利率浮动试点,将比地区试点更容易控制。

 

  鲁政委称,首先,利率市场化是未来金融深化的潮流,银行对此应有心理准备。

    其次,推进利率上浮试点是有意义的,银行不可能一直在利差的保护下生存,并且,如果没有利率的市场化,汇率市场化也无法完全实现。鲁政委评价,当农行上市完成之后,大型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已经完成“收官之战”,其他方面的金融改革就会相应提速;考虑目前我们在汇率方面遇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而汇率的市场化与利率市场化互为表里,需要利率市场的协调推进加以配合,因此,盛松成的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值得认真考虑。

 

    有专家认为,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不适于采取局部地区存款利率上浮试点的方式,因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总量工具,体现全国统一的资金市场价格。

   鲁政委称,局部试点确实面临这些问题,因此建议全国范围内进行试点,避免因地区之间的利差带来资金流动向试点的高利率地区过度集中。对于公司账户,鲁政委建议暂不推行利率浮动,但居民储户可以率先推行。因为目前饱受争议的“负利率”即主要指向投资渠道狭窄的居民储蓄,因企业盈利存在多种手段,单纯的存款比例并不大,也不会受制于储蓄所带来的收益,因此暂时不需要过多考虑。从居民储户开始试行利率浮动,风险较为可控,鲁政委建议利率浮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例如可暂允许在存款基准利率以上10%的幅度内浮动,以这样的形式来发现问题从而对相关制度进行完善。

  鲁政委表示,不必担心存款利率浮动导致金融机构间非理性的存款竞争。因为如果存款资金无法贷出,银行也会面临经营压力。

    鲁政委还指出,利率市场化还应与综合化经营同步协调推进,否则,在长期,会给银行的稳健经营带来风险。因为与保险、基金、证券行业相比,只有银行被严格限制在债券和存贷款业务中,其他机构都可以跨市场运作。一旦存贷利差被去除,银行的盈利能力就会受到极大削弱,为负债支付利率的能力也会大幅下降,最终可能导致资金从银行持续流出。从长期来看,如果其他行业能为老百姓提高更多的收益率,而银行存款只能提供“负利率”或低利率回报,那么银行负债来源将会成为问题。因此,鲁政委建议,应在强调监管的同时关注银行的稳健盈利能力,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推进综合化经营,为银行带来持续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