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纸 生活是字
——让我感动的人以及她的文
不就前的朋友聚会,我有幸认识了一位端庄的非同行的从事女性研究的女性,张红萍,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员。之后,我发过一些PPT的电邮,她不仅很快回复表示感谢,而且回文长而优,让我真的感觉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三人行必有我师。最近,她又一次回信,把她的作品附件发来。我读了,读完的我有点感动、有的躁动,甚至有点想行动。突然,一个念头闪现:好东西、好文章应该共享、分享。我给她很快发电邮,问你的文章是否可以放在我的博客里?她说,好啊!下面就是我的新友张红萍的作品。请各位品味。
生活的意义
这是一天的早晨,刚刚从睡梦中醒来,还躺在床上,离开家十天了,7岁的猫咪在我的背上蹭来蹭去,猫咪的这种表现还是第一次,以前我外出回来它总是在我的腿上蹭来蹭去,表示亲热和喜悦,今天它在我的背上从上到下地蹭着,我的心中一阵温暖和感动,猫咪也在不断成长,随着它年龄的增长,它越来越懂事,越来与懂得与人沟通,这是在它4岁以后逐渐变化的现象,我知道它对我的情感和依赖,但过去我对它仅仅是责任和义务,可今天我的感觉改变了,其实它是家中的一份子,一个成员,这个家它有一部分权利,因为它的存在本身。它其实是我的“伴侣”,白天丈夫上班,孩子上学之后,这个安静的家其实只有我们两个在走动,在生活。但过去我很少去抱抱它,很少与它温存与交流。丈夫晚上下班回家以后会抱着它说话,而它简直就是儿子最亲近的“伙伴”。我是今天才发现了我与它的关系。
小鸟在窗外叽叽喳喳地叫着,邮箱里朋友发来两个电子视图,一个是焦波的“俺爹俺娘”,一个是“做人的道理”。“俺爹俺娘”是摄影家焦波为他60岁以后的老父老母拍摄的照片,看后我的眼睛被泪水湿润。焦波是一位著名的摄影师,他给父母拍摄的照片是从60岁开始,想必父母60岁之前的他只顾个人奋斗,并没有意识到父母开始老迈。只是从他给父母拍摄的那一刻起他开始意识到了自己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这些照片感动了我。因为他让我看到了他意识到的东西我还没有更分明地意识到的东西。
今天我刚刚看望俺爹俺娘回来。父母在百里之外山西的一个地级市生活,旅途只有5个小时就能到达,但我已经4年没有回去看望他们了。自从1981年离开父母去省城上大学到后来来北京工作,29年来我回去的次数非常有限。现在父母已真正的老迈,父亲77岁,母亲74岁。今天我在反思为什么我对父母会如此的麻木,为什么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我会回的如此少?为什么母亲从一个43岁的还非常好看的中年女性变成如今苍苍的老人,我却没有用更多的时间和她在一起?或许我能说出许多借口,比如工作忙,求事业的发展,孩子的拖累,种种的追求,但现在看来这一切都不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自己对亲情的麻木,是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更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生命的迟钝,是自己的愚蠢。愚蠢,是的,自己是多么多么的愚蠢啊。悔恨,此刻悔恨的泪水不可抑制地流淌。生活的意义,我从来就不懂,而过去我自以为懂。我以为我是一个努力的、勤奋的、上进的、优秀的知识分子,但今天我只知道我是多么愚蠢的一个女人。我以为每周给他们打一次电话,几年给他们买一件衣服,有时给他们寄一些东西就是孝敬,我全错了。
这次是什么原因促使我回家的,几乎也并不分明。只是近半年父亲的心脏不太好,常常早搏,而且一直不好。
北京到太原,只需3个小时就可到达,我和儿子稍休息了一会儿,又说了一会儿话,我拿着的两本书,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写母亲与18岁儿子的文字)和《目送》(写中年女性与自己老迈的父母的文字)还没来得及看,太原就到了。太原这个我生活了19年的城市,我的青春我的梦的地方现在被我冻结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所以我对它竟是冷漠的。一出火车站的出站口,就看见了迎接我的亲人的笑脸,我的姐夫早早地等在哪里,从我们的手中接走行李,我们上车,开向有我父母等待着的家。从太原到我居住的城市现在只需两个小时的路程,过去却需要七八个小时。我曾经生活的城市是一个山城,过去上学去和回家,车像蜗牛一样慢慢地行驶在高高的曲折的山路上,多少次看着路两旁满山的野花回家,那时我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女,喜欢做梦和看书,不太注重家庭,觉得除了书本一切都是俗的。
两个小时后,我已经回到了我久别的家。半路上接上姐姐与她的女儿,姐姐总是快乐的,她永远单纯而简单。年轻的时候是那么爱美,她曾经是一位晋剧演员,现在确是交警队的副队长,怎么看也不像。大弟媳和侄儿已经等在母亲家的大门口。车开到宿舍的院里,父母亲已经等在楼下,远远地看着我在笑。父亲永远是挺拔的,如今虽然77岁了,院里的人见了他总说他精干,穿什么都好看。他脸上永远有慈祥的微笑,总是抽着一根烟,风度翩翩。他是世界上最心软的一类男人。母亲是无法抑制的欢笑,她的笑看起来既像笑又像哭,她是太激动和太高兴了,她从来不哭,她太坚强了,坚强的有点硬,她最爱我,我也最爱母亲,我们是一类人,我们互相欣赏。一伙人簇拥着我和儿子回到父母家,一会儿,小弟弟和弟媳及小侄女也来了,弟弟还没进门,他的欢笑声先到,他是一个简单而欢乐的人。
表哥一家已经在当地最高级的酒店定好了饭菜,我们一大家子晚上在哪里聚餐。大家为我接风洗尘,这些人是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人,与我有割不断的血缘关系的人,因为我的到来他们真心地高兴着。刚才打开朋友发来的电子图文演示“做人的道理”,其中有一条是“感动”,是的,此刻我只有感动,这么多人真心地欢迎我回家,这么多人爱着我,这么多人珍惜我,而进入不惑之年的我并不懂“做人的道理”。
第二天早晨醒来,我卧室的门还没有打开,听到的是多少年前最熟悉的声音,那时候父母为年少的我们早早起床做饭,就是这样的声音,父母一问一答的声音。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是早早地起床,为我们准备早饭。
父亲心脏早搏这两天突然好了,因为用药用正确了。他又变成了这个家最勤快最操心的人,他常常说:谁劳动谁健康,我们家所有买东西的事情都是父亲操心和办理,他还负责全家的做饭。母亲负责洗衣、打扫和洗锅。母亲6点就起床看养生保健节目,7点出去做太极拳,八点回家吃饭。晚饭后,还要出去做一套健身操,一年四季雷打不动。她做操时非常认真,一个动作一个来回,最后再踩石子。她一辈子上进,非常有毅力,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她是家中的严母。她正直,讨厌阿谀奉承的人,是一个不适宜当今社会的人,好在因为是老师,靠本事吃饭,与他人的接触可多可少。母亲的缺点或许是缺乏温柔,因为她从小到大一个人(母亲早亡,父亲远在他乡且另有家庭),她学会的只是坚强,她的爱也只是最原始朴实的爱。父母现在过着健康的生活,身体基本健康,我看着喜在心间,父母的健康是我最大的心愿。
父母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他们都是从小失去家庭的人,所以顾不上考虑是否合适,为了拥有一个家就结婚了,当时母亲还在大学读书。我问母亲:你当时为什么不挑选挑选,母亲几乎也答不出所以然来。父母一辈子在争吵,因为他们的观点永远相左。但他们从来没有提过离婚,现在仍然在争吵,但是从来没有觉得不幸福。我庆幸父母不曾离婚。婚姻真是一个奇怪的东西,过去我自以为明白它,现在我却希望自己变得糊涂。情感,永远说不清,但有情比无情好,因为有情是正常,无情是变态。姐姐当初有那么多有前途的人追求她,她都看不上,偏偏看上长的最帅的姐夫,到现在还是一般工作人员的姐夫没有给她富裕的生活,但她几乎并没有后悔。他们是因爱结婚的,但因婆媳关系,夫妻几乎也是不断的争争吵吵。大弟弟与大弟媳,也是完全不同的人,半辈子吵架打架,进入40岁,突然不再吵闹,说是终于懂得了对方。小弟弟与小弟媳,也是完全不同的人,因为年幼无知结婚生子,后来终于离婚,脱离了互相折磨的生活。现在各自成家,过的却很好。为什么因为感情甚至是爱结合,最后却发现根本不是一类人?为什么大多数人的婚姻都是错?为什么后来又互相珍惜、痛惜?这是说不清又能理解的一件事。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是逐渐懂得生活?
人的一生只是忽悠一瞬间。
母亲74岁了,初中同学突然打电话来说要聚会,母亲赶快上街买了最好看的衣服,但还是没有去,因为聚会的那个城市一个74岁的老人去很不方便。在太原的初中同学打来电话,对她说你的声音还没有变,她放下电话后一直对我说:同学说我的声音还没有变。她兴奋地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这句话。但她又告诉我她的许多同学都去世了,我说我还有同学去世了呢。人生无常,40岁以后,我们开始走下坡路,我的同学里已经有两个人去世了。最近常常听到的是同学聚会和有的人去世了。回去准备要见一个上一届的同学,结果他们同学聚会,原来是同学三十年聚会。明年就是我们大学同学三十年的纪念日了。陪母亲在院子里散步,母亲会指着一个60多岁的妇人说:她的儿子和她的丈夫都去世了,现在就她一个人,很可怜,我每天和这个阿姨一起上街买东西。看到另一个50岁的男人,母亲对我说:他的妻子在一年前因为胃癌去世了,她是我的朋友,当初我劝她做化疗,她坚决不做,说要吃中药。现在她的丈夫已经再婚了,找了一个比较年轻的女人。身边又走过一个60多岁的男人,母亲指着在我们前边的这个男人说:这个人与我的朋友一起得的癌症,他因为化疗,现在还活着。同学聚会与癌症死亡,是我最近听的最多的词汇。
我爱我家里的每一个人,从父母、兄弟姐妹到侄儿侄女外甥女,他们每个人的事都是我的事,谁出了问题我都心急如焚。但这两天我的脸上每天都挂着温柔、宽心的微笑,因为我的父母健康,我的兄弟姐妹的每个家庭都很和睦。
当然也有我关切的事情,大弟弟的女儿要高考,我希望她能发挥好。小弟弟的儿子对学习有错误的认识,我要软硬兼施地劝说他,希望他能坚持高考。姐姐的女儿迷上了网络游戏,只认虚幻世界不认现实世界,所有人的话都听不进去,但我还是要苦口婆心地劝她,劝她保重身体、体谅母亲。小弟弟的小女儿才4岁,我又担心大人不重视孩子的教育,又指导劝说弟弟弟媳一通。这一切牵挂都是因为爱。
总有一天我们父母的身体会变得更差,甚至会离开我们,但现在我们还有机会和他们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福气。总有一天我们自己会变得老态,一天不如一天,但我们还活着,我们应该感激。龙应台的《目送》与《亲爱的安德烈》写的不正是目前我自己的状态吗?目送我们的父母,与我们年轻的儿子沟通,这几乎是我们中年女性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
生活是什么,对于每个人都是没有经历的新问题,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在摸索,我们在渐渐懂得。
星云大师说,“做人的道理”是:认错、柔和、生忍、沟通、放下、感动、生存。是的,但我们不亲自触摸生活的每一寸,不亲自经历一番,仍然还是不懂得这些道理。我还要补充的是:做人的道理是:爱,仁爱,爱人。那么,爱又是什么呢?爱就是仁慈和关心。
临与父母告别的那一刻,常与母亲结伴上街买东西的哪位阿姨(失去丈夫与儿子的)对我说:你要常回家看看,每年都回来!我从她的眼神中分明看出了责备与劝说。只有她懂得:失去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