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一个图文报道,说2月16日早上7点,广东河源市连平县附城中学高二(4)班学生谢统海面对着2000多名师生,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
一个19岁的少年居然当着全校那么多师生纵身一跃而结束了自己年仅19岁的生命,究其原因,校方分析可能有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可能这位少年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作为一名留守少年,他的家庭教育可能有所缺失。第二个原因可能是该少年读初二时患有肌肉萎缩症,这对他的心理和生理的打击都比较大。第三是这位少年患病后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学习压力较大。综合这三方面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第一条。虽然谢统海患病导致的学习成绩下降也是一个原因,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谢统海的父母常期在外打工而让谢统海缺乏父母关爱造成的。一个孩子,他在成长的过程中是需要家庭呵护和关爱的,没有家庭的呵护和关爱,他如何能健康成长呢?一个身心健全的孩子即便是遇到了天大的事情,起码也能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而不会酿成这样的悲剧。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怎么样,在我们这里的农村,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人很多,他们的孩子一般在一两岁时就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这些孩子跟着老人虽然有吃有穿,但是他们基本上都不爱说话,到六七岁入学之后,基本上都住在学校里,一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有些父母打工挣钱多的,在孩子一两岁时便送进封闭式的幼儿园,半年或一年才接一次。虽然在学校里这些孩子也能彼此相互帮助,但是缺乏父母的关爱,他们对人对事表现出的那种冷漠是你想象不到的。我的一个远房外甥女两岁时父母都出去打工了,至今已有十几年了。这个孩子小时候还行,有说有笑的,后来就变得沉默寡言了。以至于现在基本上见人就不说话。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那种对社会的冷漠是你想象不出来的。这一点特别让我感觉悲凉。我曾把她接到我家来住过,她看到我女儿叫我妈妈,她很仇视的样子,在我外出的有一天,她把我女儿痛打了一顿,我女儿至今都不知道她的小表姐为何痛打她。后来,她的父母从广州回来到我这里来接她,她看着她的父母就跟看到陌生人一样,从不主动叫一声爸爸和妈妈,还说一些令她的父母伤心欲绝的话来刺激她的父母。
为了生活,留守孩子的父母的不得不到外面拼命工作赚钱,而把孩子的教育交给年迈的父母,大都数老人除了宠着孩子之外,还有一点就是年龄上的差别使孩子和他们之间的感情交流沟通很难达到和谐。这些孩子有什么心事都窝在心里,遇到困难和挫折之后,不能勇敢面对。诸如谢统海,如果他的父母能及时地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让他懂得
“应知天地宽,何处风云动;应知山水起,到处有不平。”的道理的话,他还会选择结束生命吗?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勇敢面对,大胆挑战,迎难而上,勇敢出击,那么再大的失败,困难、挫折都会向你俯手称臣。可是谢统海没有明白这个道理便离我们而去了……
所以我认为留守孩子最需要情感的关爱。诸如谢统海,如果他的父母能在他患病之后多多地关心他,给予他精神上或情感上的抚慰,多给予他鼓励,这样的悲剧还能上演吗?他毕竟只有19岁,19岁正是花季的年龄,有哪个幸福的孩子在花季的年龄不想好好地生活在蓝天之下呢?学校的教育即便是再完美,也抵不上父母的关怀备至和温暖呵护。
我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再上演,因为这样的悲剧太残忍。我希望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能形成一个教育帮扶的合力,共同关注留守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共建一个美好的心灵家园,让他们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