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从当今世界主要国际货币来看,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之所以能够充当国际货币,是美国、欧盟、日本经济实力强大和国际信用地位较高的充分体现。人民币实现国际化后,中国就拥有了一种世界货币的发行和调节权,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和发言权也将随之增加,那些使用人民币的国家和地区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国的经济状况和经济政策变化也将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产生一定影响。同时,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可以改变目前我们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减少国际货币体制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增强我国对全球经济活动的影响力和发言权,使我国国际地位得到相当大的提高。人民币国际化能够避免发展外向型经济与外汇储备高企的悖论。从存量意义上看,人民币国际化将有望从根本上降低中国对外汇储备的需要,能大大提升我国国际收支的偿付能力和安全系数。人民币国际化会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冲掉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货币国际化的进程,通常伴有货币的升值。人民币升值一方面会造成美元贬值进而减轻现有外汇储备缩水的压力。
随着人民币的不断输出,不但可以换取国外实际资源的大量进口,更重要的是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地位将大大拓宽我国企业利用资金(内资和外资)的渠道,降低筹集资本或进行资本交易的成本,提高投融资的效率,促进企业的海外发展。让世界处处有中国企业的影子,中国的品牌在世界多数地方鼎鼎有名。企业不用再担心海外融资的问题。人民币作为普遍使用的结算货币,进出口企业也不用担心汇率变动导致的资产损失。我国是进出口大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许多出口商品的价格较低、附加值不高,而进口的产品又多数为高附加值产品,因此汇率的稍许变动对中国许多外贸企业都会造成致命的打击。若人民币成为我国与各个国家贸易的直接结算货币,我国企业就可以消除这个后顾之忧。
日本《产经新闻》的文章说,中国内部正在研究发行印有孔子肖像的500元钞票,称发行印有受世界尊敬的圣人君子的大额钞票更有利于人民币普及。但我只看过邓小平肖像的500元钞票图片。
今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与香港金融管理局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分别签署了扩大人民币贸易结算安排的补充合作备忘录和《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的清算协议》两份重要文件。这既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已结出硕果,更昭示出人民币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迈出了新的一步。这一步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但却不是最后的一步。一个完整的人民币国际化流程还包括一个重要的部分,那就是境外人民币资金的投资回流,这不仅需要香港离岸中心的发展,更需要其与在岸市场的融通。如果人民币不能自由回流内地,香港在吸引大量人民币资金流入香港方面,仍会面对困难。在我们欣喜于人民币国际化又朝前迈出了新的一步的同时,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历程仍时刻提醒着我们,无论是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还是人民币国际化都仍处在起步阶段。
一旦香港市场有了充足的人民币投资产品,企业和居民持有人民币的意愿就会上升,在贸易结算中更多的企业自然也会更愿意持有人民币,人民币的国际循环机制便会随之形成。也就是说,修订后的《清算协议》将促使人民币在香港的功能由跨境贸易结算扩大至投资和储蓄功能,这不仅为香港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打下重要基础,也是人民币迈向自由化和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目前,不少韩国日本企业纷纷决定在与中国企业进行贸易时使用人民币结算。
据日本媒体报道:中国还在商讨将人民币纳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由美元,欧元,英磅和日元的货币蓝子构成的,如果将人民币也补加进来,人民币将作为世界的支付储备货币获得认可。人民币将先行步入亚洲基准货币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