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到复杂只一线之隔
林先生是个孝子。2000年刚来深圳工作的时候,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就在深圳华强北的珠宝免税商场帮母亲买了一对金耳环。当时金价大概是90元/克。当去年底林先生和未婚妻在买珠宝的时候,发现金价已经是160多元/克。
也就是在那时,林先生注意到了黄金市场的投资价值。听说炒纸黄金很简单,炒作的空间比较大,林先生的心便也痒痒的。
一个周末,林先生起了个大早,拿着存折直奔据说是国内最早开设纸黄金业务的银行———中国银行的网点取号排队,他在心里把炒纸黄金的程序过滤了若干遍,一面想着不知道要填多少张表才能把手续办完,一面又担心自己忘带了相关的证明。
终于叫到他的时候,他问柜台的营业人员怎么办理纸黄金业务,营业人员却都愣了,然后问他,你有中国银行的活期存折吗,有没有开网上银行。他点点头。
“那就可以了,自己按照网上银行的提示操作!”
“然后呢?还要办理别的手续吗?”他傻乎乎地问。
“然后?然后你就想买就买,想卖就卖!”柜台的美女笑眯眯地看着他,像看着一个学前班的儿童,把他都搞得不好意思了。这个过程,让林先生再次领悟了一个道理:复杂到简单之间只有一线之隔,其中的区别就是为与不为。
事物的发展是螺旋式的上升
虽然也知道招商银行有高赛尔金条出售,实物具有更好的保值价值和避险功能。但是对于繁忙的林先生而言,炒作纸黄金更像一个虚拟的游戏,可以免去交割的麻烦,而且纸黄金的门槛低,成交量最低可以10克起步,所以林先生还是选择了纸黄金。
2005年底,林先生开始了自己炒纸黄金的“处女炒”。登陆了中行的网上银行,进入个人银行的投资账户,林先生找到了“黄金宝”,正好是交易时间(网上交易的时间一般是周一到周五的8点半—下午4点)。林先生抱着试试的心态,下单买了10克,不一会查余额,就发现账户上多了10克金,少了1000多元。银行的卖出价格和买入价格之间有1元/克的差价(现在是0.8元/克),只有高于这个差价,买卖才能获利,不然,就只有替银行打工的份儿了。
由于看当时许多媒体上的报道,说黄金牛市如何如何。林先生打算中线持有。新手上路,好运连连。林先生正好赶上了黄金牛市大行情中的一浪行情。林先生从2005年底—2006年初陆陆续续买入了500克左右的黄金,均价在145元左右,便一直持有。当时看到金价扶摇直上,心里乐开了花。
林先生有个习惯,早上起来后上班之前,喜欢一边忙着洗漱一边打开电视听中央二台的早间节目《第一时间》。5月份的时候,《第一时间》差不多隔三岔五就要报道国际金价创新高。刚开始的时候,林先生心里还美滋滋的,后来有一周的时间差不多天天都报道金价创新高,百姓买黄金热情有多多高涨的时候,林先生坐不住了。
林先生在股市操作多年,认为所有的投资市场都是相通的。在黄金盛世的繁华中,他嗅到了一丝调整的“危机”。从2005年底———2006年5月半年多,国际金价从400多美元/盎司一直涨到突破700美元,中间没有一次像样的调整。百姓投资黄金似乎也在失去理性。投资大师罗杰斯虽然看金价看到1000美元/盎司以上,但几年的牛市,总不太可能一年就涨完吧,哪有长年直线式上涨的投资市场。于是,在5月15日,林先生以184元/克左右的价格全部卖出空仓。整个过程投入7万多元,赚了接近2万元,收益超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