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一个整体


    戒嗔住的小镇上,每到假日黄昏,便有一杂耍班子来表演,最精彩的是一个小姑娘走钢丝,她摇摇晃晃,有诸多惊险动作,但总能在众人的欢呼声中完美谢幕。戒嗔注意到一个财主每次都闷闷不乐地离开。他忍不住上前问:“大家都在为小姑娘的技艺喝彩时,你为何叹气呢?”财主沮丧地回答:“她为何从来都不掉下来?”戒嗔无语。同样的节目,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结果为乐,谁较容易快乐?

  这两个月,我们享受着一个个名人“掉下来”的快乐,从唐骏、李一到黄陈反目,媒体所费笔墨和当初捧他们时一样多,我们看他们辩解,拿放大镜追逐他们的逃避,每一天,报告他们相互伤害共同受损的悲伤。我们忘了,我们与他们是一个整体,互为观众,也互为演员。

  一些理性的媒体,开始觉悟。他们建议在国美争斗中,由第三方介入,帮助双方构建沟通机制。这种建设性、理性的态度,有助于建立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建立一个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客观环境。

  各种群体利益的相互促进及相互制衡,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我们是一个整体的意识,不是某一群体利益占绝对主导的意识。迈克·波特在《竞争论》中阐述了五力模型对解决社会问题的启示作用。他说:“企业和社会以往过多地看到了两者之前的摩擦,而很少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企业和社会的共存共荣意味着:企业决策和社会政策必须遵循共有价值的原则。也就是说:每一方的选择都必须有利于双方的利益。”而国家对促进这种整体意识的自觉性以及对强势权力的克制能力,也至关重要。

  媒体对某一企业个体的客观批评,一定要抱着出于促进企业群体良性发展的美好愿望,否则,就没有人愿意在钢丝上去表演危险的动作。一旦媒体的情绪化,让盼着掉下来的幸灾乐祸成为常态,那么便削弱了其客观批评的力量。正如害人者对他人的伤害是暂时的,但是,对其自身的伤害是永久的。因为,他实践了人性之恶,便会对他人有可能的恶产生恐惧。恶行越大,恐惧越深。

  据统计,中国企业英才的幸福指数在逐年下降,90%的受访者觉得越来越孤独。这提醒了代表公民社会的媒体,应反省其成长速度和成熟质量。我们到了重视心灵堰塞湖的重要时刻了,如果我们把关注自然灾害的同样精力放在关注精神灾害上,那么,自然灾害也会减少。无常的泥石流可能随时而至,期待媒体表现的善意,能让心在更高的平台上,感受整体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