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军队为何险些在上海交战


华尔与太平军的故事(22)

【美】霍尔杰·卡希尔著

王纪卿译

 


 

    华尔的部队取得如此骄人的进展,以至于上海的英国当局再一次警惕起来。曾经嘲笑华尔认为中国农民具有军事潜力的那些军官,发现他们自己犯错了。人们又开始议论要将华尔的部队解散。当这种意见甚嚣尘上时,何伯上将造访了松江。他吃惊地发现,身着制服的中国军队非常近似欧洲的军队,他们在运用欧洲阵法和欧洲武器时显得十分老道。“战斗的吉米”印象深刻,他为华尔的活动讲了好话。他的精明使他能够看出,英国人通过与华尔的部队联盟,能够从非官方的渠道支持中国官军,而不会引起国际政治问题。后来的事实表明,这种问题确实是令人难堪的。于是英国人决定对华尔放任不管,只是坚持要他不要扩大部队的规模。何伯上将成了华尔的朋友和同盟者,帮助他获得武器装备、大炮与军火,并且支持他为保卫上海而进行的作战。

    1861年秋季,华尔有了一支1000人的军队。他也有了一批优良的火炮。在此之前,缺乏大炮一直是他的一个弱点。他通过父亲和兄弟,得到了两个连的野战炮和军火供应。他还在上海买到了几门火炮。从此以后,他不再和从前一样在作战中依赖于两三门过时的火炮了。通过詹姆斯·何伯爵士,他又从香港的兵工厂购买了一些塔牌毛瑟枪和弹药。他现在得到了他需要的4样东西:一支装备精良的纪律之师,足够的大炮,几艘汽轮,以及英国人与他部队的合作。1861年晚秋,他已经做好出发击敌的准备。这次行动非常紧急,因为太平军正在大举向上海奔袭。

    同英国人的友谊与合作为华尔的新军在针对太平军的作战中提供了很好的前景。但是,在华尔发起攻击时,“特伦特”号事件使驻上海的美国人与英国人之间剑拔弩张,大有开仗的趋势。美国军舰“圣加辛托”号于1861年11月8日拦截了从哈瓦那驶往南安普敦的英国邮轮“特伦特”号,不顾“特伦特”号船长的抗议,带走了南部联盟的官员詹姆斯·M·梅森和约翰·斯莱德尔。这个事件把美英两国带到了战争的边缘。在上海,美国人和英国人都做好了最坏的打算。甚至有人说,英国人打算夺取美国人的船舶以及在根据条约开放之港口的其他财产,而华尔则在秘密地组织一次偷袭,企图缴获英国在上海水面上的所有舰船。

    奥古斯特斯·艾伦·海耶斯叙述了这些阴谋和反阴谋,华尔在其中是美国方面的主角。海耶斯写道:

    在1862年1月,一条消息如同雷霆霹雳一般在社会上传开。可以想象,热烈支持美国南方事业的英国报纸会如何报道“特伦特”号事件。美国居民从新来的邮件中打开《海峡时报》的时候,看到的正是这样一篇用大号字标题的报道。对这一小批流亡者而言,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跟英国开战似乎是完全不可避免了;哪怕在最有利的情况下,他们的处境也是非常微妙。如今将要根据英国直接形成的意向发表的声明是如此的惊人,如果它不是出自无可指责的该国领事及海军当局之口,人们会认为不应该将它印刷出来。他们立刻确定了上海这个实际上的世界性大港口所处的中立地位无须得到关注,在期待的宣战到来时,美国在上海的财产应该立即遭到剥夺、毁灭或没收。也许从来没人想象过比这更加蛮横霸道、无视法律的决定;但不幸的是,这个决定是历史性的,而且现在应该是第一次公布。现在知道的人不多,但当时知道的人更少。而美国人——或者其中的一部分——尽管不知道这个决定,仍然下定决心采取行动。

    正在此时,从纽约驶来了一艘动力很强的大型新汽船,名叫“鄱阳”号。她由乔治·布利格船长指挥,打算从事地方贸易。她在出海时担心遇见南方联盟的巡逻船,所以配备了4门大炮,其中两门有来复线,满架子有效的轻型武器,还有一张国家在战时授权人民武装船只捕获敌国商船的许可证。杰克逊的座右铭“孤注一掷的勇气会使一个人成为多数派”,不仅适用于美国人,也适用于任何人类。西班牙人,阿柏支族的印第安人,马来海盗,绝不会像某些清醒的、害怕上帝的新英格兰海员那样具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和破釜沉舟的决心,这些勇敢的海员在危险时刻会照看老板的利益,也许还有他自己用血汗钱买来的这艘船上的股份。这些人极为迅速地想出了一个计划,并且达成了一个协议,那就是借用“鄱阳”号。东海上的任何一艘英国军舰都无法在几海里内追上她,也不可能装备一门可与她的来福炮射程匹敌的火炮。指挥员也是现存的,他了解日本的每个海港,包括那些能够获得煤炭却仍未开放通商的港口。在那些怀抱着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得到工作的希望而被吸引到中国的各色雇佣兵当中,找到了一打经验丰富的炮手。“鄱阳”号载着这些炮手,加上一小批水手,迅速地驶出港口,前往鄂霍茨克,到那里从巡航的美国捕鲸船上接下300人上船。在几周之内,载着财宝的每一艘英国邮轮,每一艘满载物资的快船,还有不止一艘的英国军舰,都将处于“鄱阳”号的控制之中。可以有把握地说,“阿拉巴马”号与“舍南杜”号的作为,跟“鄱阳”号将要做的事情相比,将会显得小儿科。毫无疑问,只要下一班邮轮带来消息,证明宣战是确定无误的,那么这个计划肯定会执行。应该记住,美国人制订这个计划时,对上述英国人的总体意向并无丝毫察觉,这只是一群美国流亡者对其祖国的事业所做的贡献。

    由于英国人拥有大量的进口贸易,而美国人没有,他们在上海城内和上海周边的物资储备比美国人多了许多……华尔也知道这一点;他决定在六七十里之外的一个小镇安静而秘密地召集一支训练有素的大部队,这件事他能做到悄无声息,从那里他很容易以强行军来进行突袭。有一个由美其名曰“民兵船”的船只组成的行会,完全处于华尔的控制之下,这是一些中国的大帆船,由海盗类的亡命之徒操纵,船员都是全副武装。他打算命令一大批民兵船驶入江中,傍军营停靠,混入悬挂英国旗帜的少数军舰和大批商船之中。这类大帆船携带了一种可怕的毁灭性武器,其名称对于上流社会的耳朵而言是不足挂齿的。这是一种陶瓷制的手榴弹,容易碎裂,填充了一种混合物,不仅具有希腊之火的毁灭性,而且能使那些受其攻击的人窒息。就是这种武器,会使任何靠近中国海盗船的船只陷入危险的境地,不论该船拥有多么雄厚的武装。华尔将军冷冷地说,到了那一天,当他的英国朋友将要开始夺取美国财产的时候,他会警告美国人下一个夜晚将会发生什么事情。他有必要干涉这些突发事件,但他很少提到细节……对于任何读到这份宣言的人,如果他认为这只是神经过度紧张或是幻想过于丰富,那么我只好说那位读者并不了解华尔将军。

    也许这不过是一些闲言碎语的传闻,但有一段时间华尔与英国人之间的合作已是不可能的事情。华尔虽然加入了中国国籍,但他是坚定的联邦党人。他在这段时间写给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的一封信中,提出要为联邦的事业捐献1.5万美元。在华的英美两国人之间的关系紧张了两三周时间,随着南方联盟的官员被释放、美国政府已经道歉的消息传来,他们的关系又恢复了原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