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品住宅期房签约量两周连涨,特别是上周日均签约环比上升四成。成交量的反弹能否持续?会不会出现新一轮房价“报复性”上涨?(上海证券报 2010年08月31日)
中国楼市从来不缺新鲜事,眼下房地产市场似乎再次上演“悖论”——就在市场刚传出监管层要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和三套房信贷新政的节骨眼,部分一线城市和二、三线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却逆势大幅上涨,一些地方的房价也纷纷反弹。
房价反弹首先从成交量放大开始。据中国指数研究院8月30日发布的最新市场报告,在8月最后一周监测的35个城市中,半数以上城市的楼市成交面积环比出现上涨,其中宁波上涨最为明显,涨幅达125.14%。在监测到价格的34个城市中,有17个城市的房价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武汉涨幅最大,环比上涨46.5%。一线城市上海和广州的房价分别环比上涨7%和2.54%,二、三线城市中的苏州和合肥房价分别环比上涨11.70%和2.18%,三亚、海口和兰州则分别环比上涨了46.06%、12.79%和4.84%。
而在被视为国内楼市风向标的深圳,一手房价格连续出现回升迹象。8月16日至22日深圳一手房市场共成交843套,继续大幅增长,与前周环比大增72.4%;成交均价再次重回2万元/平方米的水平之上,达到2.1368万元/平方米,环比大涨18.6%。
整个7月份,保利、万科、远洋等主流开发商均在北京市场降价15%-50%进行销售,使得市场出现回暖,但在市场向好后却又对价格进行上调。以北京万科的房山半岛家园项目为例,其项目一期7月25日预售854套房源,因低价热销后,8月28其项目二期预售共377套再次热销,价格则有明显上涨。根据北京房地产官房网站统计,截至8月29日,该项目一期签约824套,销售均价为13651元/平方米,而二期签约71套(数据纳入官方统计有滞后性),均价则达到15713元/平方米,价格涨幅达15.1%。
与此形成鲜明白对比的是,通州可以说是去年房价暴涨的典型区域,2009年3月,通州新城规划一经披露就使房价从1.5万迅速上涨到了2.5万。然而,新政出台后,通州也迅速沦落为楼市最滞销的区域。中原地产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截至8月底,通州年内供应的住宅项目为21个,提供住宅总量为6578套,而8个月时间仅签约3178套,总销售率仅为48.3%,特别是新政以后预售项目大部分签约率不足5%。新政后,通州存量房大量积压,达到14501套,存量房增速远超全市。而按照月均123套的期房销量来计算,通州的商品房住宅可以销售10年。在即将到来的金九月,通州新盘终于扛不住了,集体进入新一轮降价,其中部分项目降幅达到三成,有高价楼盘甚至暗地里单价直降万元。
最近的市场回暖房价报复性上涨明显根基不牢。但由于宏观调控持续4个多月来,购房者并未看到明显的价格下调,开始质疑调控效果。而4个多月时间积压了比较多的需求,在最近个别项目调低售价之时,一些开发商也利用“金九银十”放出楼价将恢复上涨的声音,以使购房者“抄底”,一些需求明显开始放量。目前,房价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通州房价直降万元顺应大势所趋,而房价报复性上涨就是打鸡血一幕,只是激动地兴奋一下,聊以自慰,恐怕到头来损了夫人赔了兵。
房价报复性上涨就是打鸡血一幕(地产评论)
评论
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