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对罹难同胞的基督大爱


香港游客在菲律宾遭遇劫持并死亡10人之后,香港政府的反应相当及时:23日,在获悉人质死亡消息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当晚即出面斥责马尼拉人质事件的凶手冷血,对造成港人伤亡感到愤怒和悲伤,并宣布港府第二天下半旗致哀。旋即接载菲律宾人质事件8名死难者遗体同团的生还团友、死伤者家属、港府官员等合共96人港府包机,于8月25日晚上7时50分抵达香港国际机场于昨晚抵达香港国际机场。据港媒报道,在菲律宾遭到劫持的6个港人家庭已被政府列作“永久照顾”的个案,即日后如有需要,港府都会提供协助,不设限期。在受伤同胞的救治方面港府都力求及时、周全、全力以赴,而在追查事实真相方面,港府更一直以强硬的态度要求菲律宾方面查清事实真相。8月28日,特首曾荫权在香港电台发表了《香港家书》,对在菲律宾人质劫持事件中遇难的港人再次表示沉痛悼念,家书中少有官话套话,有的只是沉重的哀伤和对菲律宾方面无作为的愤怒,这封家书无疑引起了全香港人的共鸣,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时也大大地凝聚了港人的向心力。

这一系列动作充分显示了在港府心目中每一个国民都是国家主体——舍个体外无所谓整体的民本思想。当然,更重要的是体现香港这个饱受基督文明浸润的特区政府所特有的基督大爱精神。

基督教基本教义认为,一个人一旦出生,上帝就赋予以做人的基本权利,即称天赋人权。人权的主要内容是自由权和平等权。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平等即指任何社会成员在人格尊严和法律地位上一律平等。除了自由权和平等权外,人权还包括生存权、财产权等。民主即由人民作主,以使人权中的各项权利得到保证。民主的最大原则是主权在民原则。即权力是属于人民的;权力的运用是为了保障和促进人民的利益。如果权力的运用不是为了实现这一根本目的,相反是损害了人民的利益,人民就有权取消这样的权力。同时,为了使人民能充分行使民主权力,并防止权力在运用中出现问题,权力在运用时要尽可能地让全体人民来共同参与决策,或让由人民选举产生、受人民委托的组织和代表来参与决策,并遵照法定程序进行。人权和民主的概念虽不是基督教所直接提出来的,但它们的实质内容,特别是人权思想中的实质内容,却是基督教早就予以关注并特别强调的。基督教所信奉的上帝之道,其内涵和实质就是上帝的仁爱、公义之道。基督教所提倡的,就是希望人们能遵循上帝的意志,尊重人、爱护人,秉行公义,做到正直、公平、公正。

因此,基督教大力提倡爱人如己。据圣经《马太福音》记载,有人曾问耶稣基督,律法中哪一条诫命最大。耶稣答:“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在此,耶稣基督把爱人如己提高到了与爱上帝几乎同等重要的程度,把它作为律法的总纲来加以谈论,从中足见基督教对人的重视和关爱。基督教提倡爱人如已,并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的。圣经《约拿书》上记着这么一件事:上帝曾派先知约拿去尼尼微城,宣告要毁灭此城。当尼尼微人知罪悔改,上帝收回成命后,约拿就怨上帝使他失信于尼尼微人。当约拿因自己在乘凉的一颗大树被虫咬死而惋惜时,上帝就对他说了:这颗树不是你种的,你尚且爱惜它,何况尼尼微城住着那么多我的子民,我岂能不爱惜呢?圣经多次提到,上帝最爱人类,尽管人类一而再、再而三地犯罪,但只要真心悔改了,他必广行赦免。基督教提倡尊重人、爱护人,正是建立在其忠实信奉上帝这一坚实的基础上的。
 
      作为这一原则的具体体现,在社会运作中,基督教主张公义、公正、公平。圣经《诗篇》这样赞美上帝:“耶稣华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他要按公义审判世界,按正直判断万民。”显然,基督教所崇拜的上帝,是包括普通百姓和受膏者在内的全体人民的上帝,他虽有审判世界,判断万民的权能,但绝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按照公义和正直。《箴言》是圣经中专门谈论为人处世之道的经卷。该卷在第一章中就指出,所罗门王做箴言的目的,是“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在圣经先知书中,先知们对违背公义的行为多次进行遣责和警告,预言上帝将派耶稣基督来建立公义,拯救世人。先知以赛亚对耶稣基督作了这样的预言:“他凭真实将公理传开……直到他在地上设立公理,海岛都等候他的训诲。”“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使公义如江河滔滔!”这正是基督教藉着圣经所发出的强烈呼吁。

督教提倡尊重并爱护人,不仅仅是对人类的整体而言,而且是对每一个人而言,即对每一个人都要给予尊重和关爱。在圣经《马太福音》第十八章中,耶稣以“迷路的羊”为喻向门徒进道:“你们要小心,不可轻看这小子里的一个……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值得指出的是,耶稣讲这个比喻是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的。因为说到尊重人、爱护人,这样的话许多人都会说;而说了后是否做到,是很难检验的,因为这样的话是对人的整体而言,并非针对每一个人。显然,只是那种对每一个人,甚至对后进的人都不加以忽视的尊重和关爱,才是最真实的尊重和关爱。在这一点上,基督教对人的重视和关爱,又一次得到了显著的体现。

可以说,这次港府在人质被劫被杀事件中的反应就是这一基督精神的具体展示,这一点,对我们这个刚从阶级斗争泥潭中挣扎出来,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尊重每一个个体将每一个个体都视为国家主体的内地而言,是有极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