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花半分钟看看这一连串疑问: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黄善年为什么会遭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调查?原本被认为“很快就能出来”的黄善年为什么至今仍在接受调查?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为什么会在船舶行业不景气的现状下巨资收购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为什么海航集团收购后不久黄善年就被中纪委调查了?上海舟基(集团)有限公司为什么是在浙江省政府与海航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当中和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的?黄善年为什么甘愿委身大新华物流?
答案是“眼下还不清楚”,虽然浙江省舟山市市长周国辉已经出面证实黄善年确实正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不过舆论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从中纪委介入调查来看,事情非同小可。
在官方首次开口证实之前的将近3个月时间里,外界一直猜测这位舟基集团董事长的遭遇与其子公司金海湾,也就是后来的金海重工有限公司违规建设有关。黄善年的胆子不可谓不大,作为造船企业,在没有按规定上报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批和获批的情况下就敢大规模动工,而且在截止到2007年的两年中累计投资70亿元,建成和拥有了70余万平方米厂房、2800余米码头、6座总容量163万吨的船坞——其中最大的一座为50万吨级、50年一遇标准海塘3100米以及比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长兴岛还长的1.1万米海岸线,具备了制造各类大中型集装箱船、滚装船、油轮、散货轮、客船、特种工作船的条件和能力。所以早在去年11月就有人指出:“这是一起典型的当地政府及地方有关部门失职违规、企业涉嫌违法违规的重大事件。”
不过现在有知情人士另外估计黄善年的事可能涉及银行贷款、融资等方面的问题和当地官员,与金海重工没拿到国家发改委批文的关系不大。这种猜测或许也有道理,因为舟山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波曾证实,国家发改委曾给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过一个大意是请后者支持金海重工融资工作的文件。这位官员当时表示,国家发改委这么做也就是表明了原则上认可了金海重工。
倘若回头看一看过去5年,人们大概会觉得被认为“拉开了中国民营企业史上最大造船运动”的黄善年确实是一个务实而优秀的企业家。他在放弃在上海已经稳固的房地产业务回舟山投资造船业时曾说:“我之所以花尽所有资产到舟山来搞我陌生的船业,就是想实打实地搞一个产业。我对家乡有感情。” 据说,2005年创业初始时,至2008年底所持订单量就已被国际造船业咨询机构英国克拉克松研究公司列为世界造船企业第17位、中国第8位的金海湾所处的长涂岛没有淡水没有电,以致公司不得不从普陀东港一船一船地运水和自备27台发电机发电,而基建最忙的时候,病中的总经理也不得不一边挂点滴一边处理工作。这使黄善年在去年4月将两艘标志着浙江迈入10万吨级以上造船大省行列的11万吨级油轮交付船东时不无感慨地说:“我和我的团队在这两艘船上花的心血可以将这11万吨的油轮装满。”
但是现在八成是踏上不归路的黄善年把疑惑装满了市场。他去哪儿也许无所谓,作为海、陆、空一体化综合物流运营商的大新华物流更有手段,只是问题在于有哪些官员会因他的金海湾项目而落马呢?未经证实的说法是,金海湾的海塘建设资金主要为当地财政拨款及公务员筹资,而其中的公务员出资是强制性的。
输家不归之路
评论
2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