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从此将面临全新挑战


    

    不得不承认李书福是一位颇有眼光和胆识之士。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被政策堵在圈外造“6”字头汽车开始,一直到“入世”之后享受国民待遇,拿到“7”字头轿车目录,李书福几乎是受尽了圈内外人事和市场诸如“不怕死的坐吉利”的冷嘲热讽。但是他毕竟熬过来了。2009年吉利汽车销量接近33万辆,同比增长了48.36%,位居全国轿车增长率之上,替自主品牌汽车挣了口气。

    不仅如此,吉利从一开始就没有把眼光仅仅停留在国内市场。2005年5月10日吉利宣布在香港成功上市。2006年12月20日,“吉利控股”公告“与英国‘锰铜控股’成立合资企业”获股东大会批准。这是吉利首尝海外并购的处子秀。然而被合资双方寄予厚望的国内出租车市场,并没有接纳这种在伦敦满街行驶的TX4出租车。吉利入主英国锰铜3年,投资亏损了3.24亿港元,占当时入股投资4.2亿港元的77.14%。但是话说回来,虽然出手“锰铜”首秀不利,但却获得了如何按照国际惯例与包括投资银行、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公关公司等机构打交道的宝贵经验。难怪乎在后来进行全资收购沃尔沃过程中,有了一支号称“梦之队”的国际顾问团队,确保了收购的完美成功。

    从现在看来,李书福今年3月28日“下注”18亿美元是“赌赢了”。在8月2日伦敦举行的资产交割仪式上,“吉利控股”正式取代福特公司成为沃尔沃轿车的新主人。交易价格“缩水”至15亿~15.5亿美元。不仅如此,在交割之前,福特公布了其2010年上半年运行情况,旗下沃尔沃轿车在今年第二季度获得了5,300万美元的税前利润,而去年同期为-2.27亿美元。这无疑让李书福增添了信心。在市场销售方面,能够拿到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销售121,620辆,同比增长21%;美国市场销售28,206辆,同比增长-5%;国内市场(未包括进口部分)销售7,935辆,同比增长44.5%。如果把这三项数字加起来乘以2,则全年为315,522辆。这个数字并未包括由于欧元贬值可能带动下半年销售的新增长点,以及除中美欧之外的市场销量。估计,全年的销量能够接近或超过李书福所说37万辆的所谓盈亏平衡点。

    其实在这笔交易中,更应在乎的是沃尔沃的品牌价值,以及约4000多名优质研发人才和体系所具有对低碳汽车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这是最具可持续发展性的宝贵财富。

但是,以上这些仅仅是阶段性胜利成果。吉利从此将面临着全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