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


  曾加医疗收费的透明度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很有意义,对医疗收费制度改革很有好处。目前我们的收费极不透明,更不合理。我们不管采用的是按项目付费也好,还是按单病种付费也好,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一定要公开和合理地体现出来。香港医学会的最新调查显示,私家医生收费普遍较四年前上升一成多。为什么会增加呢,医学会将这次的调查结果将交予保险业界参考,用于作制定医疗保障计划修改的参考。香港的私营医疗收费较高,但缺乏透明度,既不利于保障消费者权益,亦会导致医疗保险费用水涨船高。在政府致力推动强制医疗保险的医疗融资改革的情况下,有必要参照实行医保的美国的做法,引入对私营医疗收费的监管机制,增加收费透明度,提升对消费者的保障。相比一下我们的大陆,虽然我们的“透明度很高”,但是有多少是合理的呢?民营医院的收费与公立医院看齐,而且有些项目比公立医院的还要低。但是他们的“人工”(医生的收入)一般是比公立医院的高。

      在香港,公立医院虽然占了90%以上,但是由于公立医院需要候诊的时间较长,目前越来越多的市民若患上普通病患,更愿意选择到私家诊所求诊,以取得更快捷的服务。这与我上文提出的《鼓励富人参加商业保险》观点是一致的。香港部分私家医院、医生收费昂贵人所共知,某跨国保险公司的全球医疗收费排名中,香港高踞第二位,仅次美国。但是,目前本港私家医生并无统一的收费标准,市民欠缺足够的信息以选择最合适自己的医生。

     随着本港人口老化,医疗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政府正在加快推动医疗融资改革的步伐,希望透过强制医疗保险制度,令更多市民可以使用私营医疗服务。医疗保费标准厘定最主要的参考对象就是医生、医院的收费。医疗收费高企,医疗保费自然随之攀升。“羊毛出在羊身上”,医疗保费上升最终会转嫁给消费者,市民购买医保的支出持续增加,生活质素受影响,必然增加医疗融资改革的阻力。

      刚通过医保方案的美国,一向以来对医生的收费有严格标准,并非完全由自由市场机制来决定,违规者要被起诉和罚款。准备推行强制医保的香港,管理当局应积极担当监管者的角色,对私营医疗机构引入受规管的议价机制,让病人代表、医护服务提供者以及保险业界,定期检讨制度所保障的服务收费,以便控制医疗通胀,防范滥收费用,既保障消费者的利益,又保证医疗服务提供者能按定价提供服务,达到兼顾各方利益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