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唐迈


     

“影帝”唐迈

 

    不管别人怎么认为,也不管这个词儿现在已经被贬义,我还是喜欢把唐迈称作“影帝”——不为别的,就单凭他硬朗的外型、儒雅的风度和永远一丝不苟的穿着。

    在写下这篇blog的时候,唐迈的title还是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可再过不到96小时,他将和他的前任豪哥(安世豪)一样——重返德国、升官晋级。

    昨天(8月27日),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宣布:自2010年9月1日起,现任奥迪日本公司总经理薄石将接替唐迈(Mr.Johannes Thammer),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与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一起负责奥迪品牌国产车及进口车在中国的营销工作。原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唐迈将返回德国,担任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战略部门负责人。

    在新闻稿里,一汽大众奥迪对唐迈的官方评价是:“在任职的两年间,他带领团队在品牌建设、市场销售领域不断开拓创新,使奥迪品牌在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态势,仅用一年多时间,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就从10万辆跨越到15万辆。”

    唐迈的业绩有目共睹(甭管他是否运气好,赶上了好时候),也无需赘述(从加长的B8到“加价车”Q5,从全球首发的新一代A8L,到离开前的A3)。作为一名采访奥迪多年的“圈里人”,在这里想做的是,呈现给大家一个不同于发布会和各类专访现场的唐迈。

 

出乎意外

    2010年7月16日,北京三里屯瑜舍酒店,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下面简称“奥迪”)在这里举行了奥迪2010年上半年业绩沟通会。到会的媒体不多,问题自然能充分些。不过,与以往在类似的场合总是由唐迈的搭档,执行副总经理张晓军唱主角不同的是,这一次,唐迈回答了绝大部分问题(甚至抢着回答)。

    “这不是他(唐迈)的风格呀?”一个多月后,我和奥迪公关部的工作人员闲聊时,无意中想起了这个问题。

   “唉,快走的人了,想多说些呗。”对方也是随口一答。

   “哦,”我应了一声,却没往心里去。当时心想,不会这么快就走吧?才两年,好歹他的前任豪哥还在中国干了两年零四个月。

    没想到,在那次聊天后10天,奥迪便发布了唐迈离职的消息。

 

初识唐迈

    2008年6月3日,奥迪宣布了唐迈从是年6月1日接替豪哥出任奥迪销售事业部第二任总经理的消息。单看他的简历,并没有留下什么很深的印象,只知道他是一个不安分的人——1982年,唐迈的职业生涯从奥迪开始;只干了三年,便于1985年跳槽到了宝马;在宝马服务了6年后,他又回到了奥迪,在奥迪市场与销售部门的多个管理职位任职;2000年,唐迈再次离开奥迪,加盟丰田,担任丰田产品与销售规划副总裁;再往后,2005年,他回归奥迪。

    第一次见到唐迈是在他正式上任后一个月。2008年7月9日晚间,北京CBD的一家中餐厅,纱帷做的隔断在空调冷气中轻轻摆动,光线很暗,长条桌上摆着两瓶红酒,很有情调的样子。不到7:00,唐迈来了,先和在座的记者交换一轮名片,互相寒暄后,他坐在了长条桌的正中间。或许是太热的缘故,没说几句话,唐迈忽然向在座的记者征询说,我能不能把西装脱了?他微微欠起了身,眼光扫视了一圈,似乎在征求每一个的意见。在得到“没问题”的答复后。唐迈这才起身脱去西装、摘下领带。

    虽然只是一顿晚餐,却以如此正式的穿着出现,不得不说,他是一位非常注重形象,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唐迈不喝酒,也不抽烟,但这丝毫不影响晚餐上轻松的氛围。随着彼此的熟络,话题也越来越随意。有人问到了他的家庭,唐迈说,他有一个一岁半的女儿,他已经决定了把女儿送到长春德国幼儿园。这是一家中德小朋友各一半的幼儿园,他希望自己的女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多学习些中国的语言和中国的文化。“我已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指把女儿带到长春)证实了我想做一个国际化的人。”

    记得晚餐持续了很长时间,席间的绝大多数问题都是关于唐迈的“私生活”。对这些问题,唐迈都一一详细作答(在和一位记者朋友聊起汽车收藏时,他透露说,在他家的农场里,至今还有一台兰博基尼的拖拉机!在问起北京和长春的不同时,他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举例说明:在长春的大街上,你会看到插着树枝的井——个中含义,自己品味),哪怕是一些“敏感”问题,也都和盘托出。

    随和、有国际化视角,这是唐迈留给我的第一印象。

 

再见唐迈(一)

    没想到再见唐迈只是半个月后的事情。

    2008年8月2日,奥迪亚洲首家城市展厅在宁波开业,作为总经理的唐迈自然不能缺席。当然,这也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正式面对媒体。

    和第一次见到他一样,唐迈依然西服革履。不过另一个没想到的是,在活动现场他竟然认出了我,并打了招呼——要知道我们不过才见过一面,还是在那烛光摇曳的晚餐上。

    发布会后是例行的专访。有记者问,作为新任总经理,你有没有压力?

    “你问我现在有没有压力,其实我要给你说的,今天我在阳光灿烂的早上起来,就觉得充满干劲,因为首先今天要经历这么一个美好的活动,我会很开心的应对所要遇到的一切挑战。”这是唐迈的回答,自然、自信。

    在下半年(2008年)市场预期不好(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奥迪有何的应对策略?又有记者问。

    “对于我们来说,如果要抗争的话,更积极更主动的话,就必然缺不了我们一个积极的手段,就是培训。”这是唐迈正式上任后第一次透露他针对中国市场的工作思路。

    问题依然提给唐迈,这次的问题是,他的职业经历和他的目标。

    “对于我来说,不同的几个品牌经验可以让我对我们正在经历的高档车本身这个市场的认识有更深度的加深……”

    “我们中远期的目标,2015年我们有一个20万辆的宏伟的目标,这首先是我们的第一步,应该完成的。”

    关于职业生涯,唐迈说了很多,今天看来,他的从业背景的确让他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到中国市场。然而关于目标,唐迈却错了,在他离开中国的一个月前,奥迪便完成了128941辆的销量,中国也首次超越德国本土市场,成为奥迪全球的第一大市场。

    在这次发布会上,媒体看到的是一个充满自信且“实话实说”的唐迈。但在发布会下,我却看到了一个绅士的唐迈。

    一位女记者不小心打翻了一杯饮料,刚好目睹的唐迈疾走两步,招呼服务员处理现场,并在服务员到来前细心的用餐巾纸擦拭着地面。

    对于这个细节,虽已过去两年,却依然历历在目。

 

再见唐迈(二)

    第二次在公开场合见到唐迈恰恰又是在一个多月后(只能说太巧了)。

    2008年9月24日,奥迪A6L中期改款上市活动在北京长城脚下的公社举行。此时的唐迈已正式就职三个多月,对中国市场也有了更全面是了解。

    三四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你心里有什么感受?记者问。

    “……到了中国就是在疯狂学习的状态,尽量对中国多一些了解。我觉得中国市场是一个变化快,而且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市场,在短时间内会发生比较大的改变。但是另一方面,我看到中国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而且增长的势头是不可阻挡的。”

    “我在中国只待了短短的四个月,如果我在这里跟大家说中国的市场情况我都了解了,中国人的个性我都了解了,那是不诚实的。但在这四个月当中,我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唐迈的回答滴水不漏,既表明他对中国市场已有了初步认识(中国市场变化快),又在某种程度上“推卸”了责任(不了解中国人的个性)。

    关于奥迪的新车引进,有记者问,S4什么时候到中国?

    “S4我们也正在做市场调研,……但是给您提一个建议, S5明年也会到中国来,考虑一下S5,漂亮的女士非常适合这款车。”唐迈风趣的回答道。

    在这次采访中,唐迈不仅回答了有关市场、营销和产品的问题,还回答了技术的问题。专业、全面,这是我对唐迈留下的又一印象。

 

暂别唐迈

    在正式场合最后一次见到唐迈,是四天前的奥迪A3 上市发布会上。

    活动开始前,唐迈和他的搭档张晓军坐到一起。现场的音响很大,两人凑的很近,不时而语些什么。有记者到他俩面前拍照时,这才各自微微正正身子。

    已经过了之前确定的时间,发布会还未开始。又等了大约十分钟,孙燕姿出现了,两人停下了交谈,站起来,分别礼貌地和孙握手。很自然,孙坐在正中间,唐迈在孙的左手。

    发布会过程中,我凑到舞台前拍照,偶一回头,正好和唐迈的目光交汇。像一对老朋友,他微微向我眨了下眼,嘴角一翘,似乎在说,我身边可是坐了位大美女。

    这是“顽皮”的唐迈。

   (遗憾的是,这一次未能采访到唐迈)

 

    如今,唐迈即将离开中国,就拿他二年前接受采访时说的一段话作为对他的暂别——

“按照德国法律规定,我是在2020年或2021年退休,但是前提条件是我要说服我的太太,允许我干到那么老才退休。我也愿意留在中国,我很喜欢中国。”

 

   2008年11月27日,唐迈和张晓军在全新奥迪A4L上市现场。一双曾牢牢握在一起的手,现在不得不暂时分开

   

   

         2010年3月29日,唐迈在奥迪科技日上致辞。背板上的“使命”的两字意味深长。

     

      2010年8月24日,唐迈在奥迪A3发布现场。这是他最后一次以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的身份在公

                                   开场合亮相

  

  

                    唐迈和美女。竖起的拇指,是在夸奥迪,还是在夸身边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