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7股市消息


  1,发改委张平:下半年需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和讯消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周四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指出,下半年输入型通胀压力仍然存在;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降低社会通胀预期。

  【点评】上半年中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的态势,消费、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协调性增强,经济正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即主动的宏观调控使得经济增速放缓,但中央在抑制资产泡沫、管理通胀预期、调整产业结构上下了功夫,并取得了成效。下半年,中央在管理通胀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四个方面,任务仍然艰巨。应当继续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此要闻为宏观中性偏好。)

  

  2,财政部:提高城乡居民收入 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

  人民网北京8月26日电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今天下午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向大会作关于今年以来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全国扎实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综合运用预算、国债、税收等政策工具,并加强与货币、产业政策等的协调配合,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点评】在我们看来,保障性住房建设将是下半年投资领域的一大看点,虽然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多停留在口号上,但我们预计进程将会加快。逻辑上来看,加大保障性住房投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是破解高房价、解决民生问题以及消费水平徘徊不前的最佳途径,利国利民,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那么,二级市场上,这对水泥、基建、装饰建材等行业都构成利好,特别看好西部地区建设的上市企业。(对要闻为宏观利好。)

  

  3,发改委主任:部分城市房价仍然过高 调控工作繁重

  中新网北京8月26日电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他表示,目前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点评】在我们看来,中国的通胀逻辑是:由于货币超发,大量资金涌入了楼市股市导致资产泡沫,然后进入消费领域导致物价上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所释放的货币和信贷跑不到真正的经济里去,大部分资金进入楼市股市、大宗市场、金融货币市场。我国目前阶段楼市存在泡沫是毋庸置疑的,在此背景下发改委强调下半年楼市调控工作繁重,不会轻易松动,这符合我们的预期。地产股7月以来大幅反弹,目前已处高位,应谨防风险。(此要闻对地产板块为利空。)

  

  4,全国夏粮总产量连续第7年增产

  新华社8月26日讯 发改委主任张平26日说,据统计,全国夏粮总产量2462亿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其中冬小麦产量2176亿斤,增加近20亿斤,连续第7年增产。

  【点评】我国农业生产克服了上半年极端恶劣的气候,夏粮实现了增产,总产虽然比上年略有减少,但仍是历史上第三个高产年。由于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多年保持基本平衡,进口量很小,不足国内粮食总产量的1%,除大豆外国内各主要粮食品种都能自给,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不过由于早稻受灾严重,要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目标还看秋粮。(该消息为宏观利好)

  

  5,张燕生:未来5-10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将持续上升

  中新网8月26日电 国家发改委专家张燕生今日表示,未来5到10年中国劳动力成本会持续上升,对中国发展是巨大的压力,并将渡过刘易斯拐点。

  【点评】我们对此的理解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已进入“刘易斯拐点”阶段,即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传统意义上的数量型“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那么仅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将不能维系经济的持续增长。成本上升对中国发展是巨大的压力,会导致我们低成本的竞争优势将告一段落,中国必须谋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本强国,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才是经济的出路。(该消息为宏观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