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楼市调控以来,被视为调控“后手”的房产税问题传言不断,但是一次次雷声大雨点小的表现已经让人们愈发提不起兴趣。近日,发改委官员表示将推进房产税改革。在含糊的发言中不仅没有给市场带来助威加力的效果,反而暴露了调控措施的消极保守和摇摆不定。不得不说,过于保守的调控路线难以逼退房价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究竟还有哪些保守攻略在阻碍调控发力?找到这些病源,打破保守僵局,高房价才有望药到病除。
税改路漫漫 供地计划有头无尾
一直以来,房产税都在乐此不疲地玩着“狼来了”的游戏,人们对房产税出台寄予的希望燃了又灭,直至麻木。此次发改委在关于房产税问题的发言中说道,“这个税种我们一直在进行研究”,可谓一语道破天机,房产税的难产影射出中国税制改革的艰难。制度改革如此拖沓的现状,使得政策的连续性遭受挑战,想要打压房价似乎难上加难。一拖再拖的保守施药,也难怪楼市久病成疾。就算房产税是悬在高房价脖颈上的一把刀,然而此刀欲落还休的折腾,不但不会给高房价带来致命伤,反而如刮痧板一样让房价在起起伏伏中享受起来。
与房产税问题未纳入此轮调控新政有所不同,增加住宅用地名正言顺的成为土地市场调控的重点。然而,于4月中下旬公布了18.5万公顷的住宅用地供应计划后,截止8月中旬,半数城市住宅用地完成率不足50%。不仅如此,一至六月份,全国保障性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仅占今年计划总供应量的6.7%。政府利用改变供求关系,使房价下降的算盘看来是打错了。一方面,开发商面对紧缩政策的到来更加惟利是图,差强人意的地块决不冒险出手。另一方面,土地出让金作为各地政府的财政来源,地方政府不肯薄利多销也难怪土地流拍。总而言之,原本大刀阔斧的供地计划,为何沦落到无人问津,看来调控的板子打得实在太过保守,不仅打不到开发商身上,连地方政府都不予理睬,想降房价真是天方夜谭了。
管好银行钱包 开发商才能束手就擒
制度改革的摇摆与土地出让的不利无疑给高房价亮起了绿灯。不仅如此,截至6月30日,8家银行向开发商发放的贷款已高达9009亿元,同比增幅超过两成。由此可见,一度制造紧张假象的开发商资金链,并没有如期迎来调控的末日审判,而是早已利用银行的救援瓦解了资金压力,有了资金底气的开发商也难怪可以笑面调控。
银行的贷款数据为我们揭开了开发商是否有钱的谜底,不禁要问,“历史最严”的调控干嘛去了?从二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到三套房全面停贷,调控勒紧的都是购房者的钱包。银行不要芝麻力保西瓜的做法,使得开发商的经济命脉一直难以受到致命威胁,如此保守的战略揭示了开发商持续与购房者博弈的经济根源。开发商有了资金的血液,生命力才能如此顽强。因调控手软惹来房价反扑之祸,其顾此失彼的保守调控方针罪责难逃!
总之,说一套做一套,即保守又迂腐的调控措施实在是让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究竟消极调控之下还有多少顾头不够尾的糟糕表现保护着高房价?要想让房价成功下降,抛开开发商与购房者博弈造成的市场因素,但就调控来问责,也该轮到调控亡羊补牢了。这些已然犯下的“右倾”错误若执迷不改,房价全面反扑或将提早到来。
右派保守调控助长房价反扑
评论
7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