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四国“联手牵制”,何以突围?
《参考消息》今晨报道,日本鼓吹日本、美国、韩国、越南联手牵制中国,一不留神中国一夜间就取代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强国”(第一仍旧是老美),中国的异军突起太令异族担忧了,“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其实,中国的后来居上很有商榷的地方,不是中国的经济“造血输氧功能”日益强劲,而是金融海啸令许多欧美国家骤然间虚弱下来,好象中国风头十足,其实是欧美国家的暂时的“虚脱”反衬了中国的“强劲”。中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社会经济圈呈现“多样性、互补性、内生性的自然融合”,“政治”补给“经济”,“刺激”拉动“需求”,“放贷”驱动“增长”,总之中国的经济靠“消费”、“内需”、“出口”三架马车策动,其脉搏虚浮背后蕴藏着许多不为人知暂时还被遏制的“乱象”,因而对中国一跃而成世界经济大国,实在不敢苟同(因为里头有不少“杀鸡取卵”的戏分)!
既然“大帽子”已经盖到了中国的头上,既然中国已为由第一(日美)、第二(韩国)、第三世界(越南)组成的“四国帮”盯上了,如何突围呢?
靠军事?不靠谱,虽然中国人并害怕打仗,上古、中古、近代、现代中国就打了好几万场战争,关起门来就可以打一场标准的“世界大战”,春秋战国,哪一场战争不是牵动十国八国甚至几十国的?而且中国与“四国帮”的成员或直接或间接都交过锋,与日本之间就有“中国甲午战争”、“抗日系列战争”;与美国之间就有“抗美援朝大战”;与越南之间就有“对越自卫反击战”;与韩国之间的较量主要是通过朝鲜间接地进行,由此可见中国人是不忌惮战争的,该打时自然而然就打,但从不以战争作为侵略的工具。在当今人人渴望“和平与发展”的年代,战争成了“奢侈品”,但一不留神它还会成为“必需品”,军备竞赛争先恐后,军事演习此起彼伏,我虽然对我国的“军事力量”(军队数量上)有一点点信心,但绝对不敢相信真的打起来我们能占到上风。而且中国是礼仪之邦是不崇尚武力的,凡事先礼后兵,可见靠军事突围是下下策。
靠经济?不地道,虽然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想让它“保八”,它就绝对乖乖地死死地站在“八”的位置往上冲,“冲十”、“冲十一”,冲过头了,让它回落一点,它还照旧会乖乖地活活地降一点;你说这种让它升就升、降就降的经济曲线,怎能让人安心?表面的虚旺背后隐藏着许多危险的“乱象”!而且中国特大号企业有几家在世界上的综合竞争力能经得起推敲,不是靠政策扶持、垄断支撑,何以立足,诸如此类就不一一拷问了,可见,靠经济突围也有点玄!
最后只能靠文化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有可能不止五千年),不断让神州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融通,让散乱在全球各处的炎黄子孙血脉相连,也让日韩等国汉化过,日韩的仿唐建筑依稀可见、日韩的平假名、片假名依旧可读、日韩的宗教也不同程度地打上了中国式宗教的印记,韩国原来的首都不是叫“汉城”吗?而后意识到“汉化”的家丑遂更名为“首尔”(多难听的名字),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新移民的“西部牛仔”美国离中国较远,否则美国也有可能使用汉字,而不是现在的“美式英语”了。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影响面极广,中国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中国文化,中国的“孔子学院”在全球开了一家又一家,然而传授汉字并不是办“孔子学院”的出发点,让中国的文化渗透融入世界各国的文化血脉中才是终极目标。客观地说,儒家文化在中国只能算是“小传统”,而“大传统”一直散乱在民间、地下,至今还没有被发掘整理,好!即便是拿“小传统”都能征服全球,倘若中国文化的“大传统”被发掘提炼后,那中国成为全世界文化、经济、政治中心就指日可待了。何谓中国文化的“大传统”?它是指有史书记载前的“文明史”,包括各种史前文明、神话等等。一部吸附了一些文化血液的“阿凡达”就能令置身于“上下上万年”雅正文化的中国人心襟摇荡,而中国人守着曾曾憎列祖列宗的厚重的文化却拿不出什么东西来,好莱坞象文化膏药涂满了中国人的眼圈,而我们老在《暗战》、《风声》、《潜伏》里头“碟来碟去”;老在《证人》、《线人》里头证明“警匪原本是一家”;老在前殿后宫游龙戏凤,闷了就微服私访或下江南野炊(《还珠格格》里头就有);老是不是《菊花台》就是《山楂树》、、、、、、把握镜头的文化底蕴不够,而稍领悟老祖宗文化神韵者又套牢在“象牙塔”里出不来。总之,弄得神形错位(目前影响民众视野者大多是“形”,而深谙中国文化神韵而又死在故纸堆里者是“神”)不伦不类的!看来,中国的文化需要旗手,特别是整理中国文化的“大传统”需要一帮仁人志士!
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一旦确立,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何惧异族的虎视眈眈?何惧先进的洲际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