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乙肝的传播途径,我自己也是有些疑惑的:比如中国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们都是怎样被一一传染上的?最初的传染源来自哪儿?对于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乙肝的恐惧和歧视是因为对这个病毒并不了解或者了解太少,虽然近年来舆论有了很多宣传,但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工作仍然很不到位。希望这一现状能够尽早得到改善。
乙肝歧视源于无知
文/柯云路
因为不少幼儿园以携带乙肝病毒为由将一些幼儿拒之门外,近日,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101个母亲联名致信国务院求助,希望幼儿园消除对“乙肝宝宝”的歧视,让孩子享受正常的学前教育。从人权上来说,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不能因为这些孩子带病毒就被剥夺。另据专家介绍,乙肝传播有三个途径,一是母婴传播,二是修脚、穿耳等产生的血液传播,三是性传播。专家还说,人们的一般交往,所谓病毒传播的危险应完全抛到脑后。此外,现在全国新生儿都会接种乙肝疫苗。
中国有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我曾多次写文章呼吁过消除对乙肝的歧视。然而说实在话,每次写下“一亿多”这个数字,还会有一种怵目惊心的感觉,毕竟地球上的大多数国家的总人口还不及这个数字高,而这一亿多人中“乙肝宝宝”相信也不会是太小的数字。我在网上查阅资料,说现在的医学技术已完全可以做到阻断母婴之间的病毒传染。既然如此,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乙肝宝宝?是医院未及时实施有效的医疗,还是那些年轻的妈妈不懂或根本就拒绝走防止传染的路径?
这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通的。
另有一个不解的是,既然相关部门一直宣传乙肝病毒不会从那三个渠道之外的途径传染,为什么中国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却越来越多,一亿多人是怎样接连“中招”的,卫生机构始终未能给出一个让人信服的说法。这才使人“闻乙肝变色”,也才导致了某些领域对乙肝的歧视。
一个女孩给我写信,说了她的“不幸”。她和哥哥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她的嫂子并不介意,婚后和哥哥生活得很不错,且有了健康的孩子,所以,女孩犹豫再三,婚前并未将此情况告诉丈夫。忽有一日,婆婆闲话中提起单位每年一次的体检,说不如全家人都趁此检查一下。这无心的一句却成了女孩的恶梦。她接连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不知该怎样处理,思来想去的结果是,与其让婆婆拿到报告单,不如先把实情告诉丈夫,也好商量个对策。于是一天晚上情意正浓时,悄悄将小三阳的事说了。
未料丈夫的脸色一下变得很难看,一晚上不再说话,很快打开电脑,不停地上网查资料,同时责怪女孩,应当及早把实情告诉他。虽然网上的资料说明,夫妻之间只要采取一定措施,完全可以防止病毒传染,但丈夫此后对女孩明显的冷淡,他不再使用女孩用过的水杯,像亲吻一类小夫妻间的亲热举动基本杜绝。性生活更是大大减少,偶然的一次,也要事先事后的严格措施,令双方“性”味索然。
女孩终日生活在惶恐之中,一则担心丈夫认为自己欺骗了他,二则担心不小心会传染了丈夫,三则担心万一有一天婆婆知道了实情,会导致婚姻不保。
女孩希望我给她一个主意,比如怎样和婆婆沟通,怎样和丈夫的关系恢复到从前。
这倒真是个难题。我交往的人中,也有乙肝病毒携带者。一对夫妻是插队时的同学,男方是小三阳,但从未妨碍工作,现居领导岗位;他们的孩子毕业于清华,聪明健康,显然是个幸福的家庭。还有一对中年夫妻则不同,妻子是小三阳,平日看不出什么,忽有一日病倒,到医院一查,已是肝癌晚期,不到一年去世。这大大打击了那个男人,前一阵他的侄子找对象,他提出的硬性条件是绝不能找小三阳。还有一位我很喜欢的年轻人,也是小三阳,他不仅找到了很不错的工作,而且有一个爱他的女孩,他没有对女孩有任何隐瞒,两人正在攒钱准备结婚。
想到这些,我安慰那个写信的女孩,中国有一亿多乙肝病毒携带者,这是多么大的一个人群,所以,你并不孤独。但现阶段人们对乙肝的认识尚有误区,在生活和工作中会有歧视,也是现实。对这一点要有精神准备。至于如何过好公公婆婆这一关,和要丈夫好好商量,取得丈夫的理解最重要。
这样的回答并不令我满意。但说实在话,关于乙肝的传播途径,我自己也是有些疑惑的。比如中国庞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们都是怎样被一一传染上的?最初的传染源来自哪儿?起码这些问题至今还没有让人特别信服的答案。歧视源于无知。对于大多数善良的人们来说,他们对于乙肝的恐惧和歧视是因为对这个病毒并不了解或者了解太少,虽然近年来舆论有了很多宣传,但政府和卫生部门的工作仍然很不到位。
希望这一现状能够尽早得到改善。
柯云路最新出版作品
《破译疾病密码》旨在揭示疾病的深层心理机制。在分析大量焦虑症、抑郁症与其他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作者发现了相当一些疾病都具有的潜意识密码。可以说,相当多疾病都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破译疾病密码》一书则是对以上发现的阐释。作者在书中分析了大量病例,提出“疾病是潜意识制造出来的图画”,“妇科病是夫妻及父母子女关系病态情结的凝固”,“消化系统疾病是思想消化不良的生理图画”,“肩背疼及脊椎病是不堪重负的象征”,“癌症是潜意识制造死亡的图画”,等等。作者还进一步指出,“生病是因为有需要,有好处”。该书具体分析了“生病的二十大好处”。作者希望人们都能用新的眼光看待疾病,善于分析疾病,善于省视自己的疾病,从而摆脱疾病的束缚。
《破译疾病密码》:
《走出心灵的地狱》是一部纪实作品,真实而详尽地记录了作者对一位抑郁症患者的分析与帮助过程。十多年前,当作者认识这一家人时,作为画家的丈夫已失去正常的生活能力,中西医及多种药物治疗均无明显疗效,妻子为照顾丈夫失去工作,女儿也由于环境的影响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在一次学术活动中,身心备受折磨的患者妻子向作者请求帮助。随后,就有了这部作品中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现在患者早已康复,一家人正常而幸福地生活着。在整个解析过程中,作者对人为什么会生病,疾病产生于何种个人、家庭、环境及社会原因;人在什么情况下能够康复,战胜疾病需要哪些条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
《走出心灵的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