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校园市场的三板斧与中国移动的双节棍


新的学期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年在校园市场,又是三大运营商在所难免的一场鏖战。且来看看几家运营商在校园市场的打法。

一、中国电信的三板斧

    1 第一板斧:深度利用宽带资源

中国电信在南方的宽带资源优势不言自明,在高校市场,同样存在着这样的优势。在很早之前,中国电信就推出了账号经营,实现了手机号就是上网号、邮箱号等功能。在南方的校园市场,一方面各个学校用的都是中国电信的网络,另一方面,中国电信跟当地学校,学校的上级机构及政府有着深厚的关系。利用这种资源优势,中国电信在校园里推出账号经营,推出融合套餐,以宽带业务来拉动移动业务的增长。

2 第二板斧:翼机通切入

所谓翼机通就是利用最新的物联网或手机支付技术,实现使用手机卡就能刷食堂卡、图书馆、澡堂、校内超市等,从而实现在校内“一机在手、打遍学校”。

在翼机通院校,通过与校方的深度合作,对于所有新生,均要求使用中国电信的手机,同时通过提供一定的终端补贴,降低学生购机的入网门槛。

可以说中国电信的这一招还是相当狠的,对于在短期内发展大量用户十分有效。

3 第三板斧:加大WIFI覆盖

无线校园的建设自07年南京邮电大学初试以来,到现在已经十分普遍了。目前,据透露中国电信已经在1200多所高校建设了WIFI网络,主要覆盖图书馆、教学楼等公共区域。WIFI网络作为有线宽带的一种延伸,可以极大的改善学生的上网体验。对于所有在高校待过的人来说,大家都知道,每到晚上8点之后,宿舍的网络就慢的跟蜗牛一样。这时就需要有一种方式来替换有线网络。无疑,WIFI是一种极佳的替换方式。

由于中国电信采取账号经营,学生可以方便的以手机号就作为登录号码登录中国电信校园网络,所以通过WIFI,既可以有效的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品牌形象,并吸引用户入网。

二、中国移动的双节棍

1 第一节棍:邮寄SIM

由于中国移动在校园的用户基数实在太大,已经形成了一个黑洞一样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所以每年中国移动在校园市场轻轻松松就可以打赢。

通过给所有新生邮寄一张SIM卡,自然绝大多数新生就会选择中国移动。理由有下:一是这张SIM卡里一般有50-100的话费,不用白不用;二是中国移动在校园有最大的客户群,内部通话便宜;三是身边同学都用移动的卡,而且号码是相连的,很容易记;四是中国移动的动感品牌确实在年轻人心中有较好的品牌形象;五是飞信确实好用。

以黑龙江移动为例,它就在新生录取期间,花费了360万,给所有来黑龙江上大学的新生各邮寄了一张SIM卡。在之后的校园市场中,自然就不用再废多大周折了。

2 第二节棍:高额的公关封校费

自广东移动校园营销方案曝光之后,中国移动在高校的封校费已经成为公开的事实。不过,在现在国内的经济情况下,这也不枉为利用自己的优势资源的一种方式。

对于这两家运营商而言,至少在校园市场,似乎一直都没有将联通作为主要竞争对手。所以,无论是电信的三板斧也好还是移动的双节棍也好,究竟哪家会赢,最终还是要看市场说话。

凌轩博文,转载引用请注明来自凌轩博客:http://lingxuan0808.blog.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