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大Bambook开辟了掌上终端的中国式普及方式


 

近一段时间来,盛大可谓出尽了风头,一款Bambook让整个“电纸书”行业胆颤心惊,无数网络小说爱好者齐声喝彩。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预售价仅999元的盛大Bambook,将给不温不火的“电纸书”市场带来一把燎原之火。此前,市场上的类似产品动辄售价两三千元,为用户筑起了一道不小的门槛,而999元这个价格足以让用户采购的热情高涨起来。
有同业者批评盛大Bambook赔本赚吆喝。有人细算过一笔帐,E-ink屏幕成本若干,主芯片、电路板、外壳、电池等等成本几何,算的结果是一个“电纸书”怎么也要一千几百元才能保证不亏本。这个成本核算应该没错,当然不排除上游厂商暗地给了优惠。不过盛大Bambook是不是赔本赚吆喝并不是关键,关键是盛大将有望以自己的方式实现“掌上终端”在国内市场的普及。
经过了这么多年信息化的洗礼,我们不应该再执着于一件电子产品是否赢利,而应该努力发现围绕在这件产品周边的无数个赢利点。就盛大Bambook而言,一个很直观的赢利点是: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掌上书店”,公开出版的报刊、书籍,都可以通过这个渠道提供给用户。对于用户来说,可以花比实体书刊更少的钱阅读心仪的内容;对于广大作者、出版商来说,省去了印刷、运输、零售等环节的花费,销量却可能更高,收益也可能更好;对于盛大来说,可以凭借“云中书城”的收入来弥补终端销售的损失,也可以通过收取“过路费”,从出版商、作者那里获得收益。
多年来,国内平面传媒、新闻出版行业一直在承受来自互联网的强烈冲击,这个行业也在努力寻求突围之路。有的尝试转向与广电结合,形成集团优势;有的尝试向互联网靠拢,顺从潮流。客观的说,成功的很少,多数都在继续被边缘化。原因很简单,原有的传播通道——实体书刊的读者越来越少,新的传播通道——互联网很难获得收益,手机平台的容量又非常有限。如果盛大Bambook能够迅速实现普及,无疑将为这个行业开辟一个新的通道。
当然,盛大Bambook策略也不是没有弱点,比如说,内容上的收益增长速度究竟需要多久才能赶上硬件的成本投入速度。如果国内用户通过Bambook购买内容的习惯迟迟难以养成,那么盛大将面临来自投资者越来越强的压力。另一方面,如果Bambook策略形成良性循环的周期太久,在价格上被其他厂商赶上,那么Bambook将面临战略上的失败。
个人其实是希望Bambook能取得成功,毕竟它有可能带来“用户-出版商-创作者-盛大”多赢的局面。不过俗话说“一分钱一分货”,希望盛大不要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劣质配件和材料,否则盛大Bambook最终只能成为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