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坛雀舌的新意


金坛雀舌的新意

喻建国

 

大儿送来金坛雀舌的新茶,产自江苏省金坛的茅麓,它的包装比较考究,每5克密装入镀锡的塑料袋中。根据袋面的充饮说明,每次可取2.5克,置于干净的茶具内,然后加入沸水50克,浸泡2分钟后,再加入100克沸水,5分钟后即可饮用。

我以前从未听说过这种绿茶,这一次冲饮后,对这种茶叶留下了深刻印象。平时我泡茶都是泡在紫砂茶壶内的,这一次为了审视茶叶在水中的状态,我用了透明的玻璃杯冲饮。茶叶入水不久,徐徐展开,不一会儿,一根根悬于水面下,真有点像雀舌浮悬在空中,叶色嫩黄带点绿意,在水中煞是美丽。茗茶一口,淳味满嘴。过不多久,脑海中更是新潮滚滚,创意无穷,文思遍撒在键盘上,宏文镌刻于荧屏中。一键保存,从此留下珍贵文化产品一件。

因为它给我留下了如此美妙的感觉,我也就开始搜寻有关它的资料。金坛雀舌产于江苏省金坛市方麓茶场。以其形如雀舌而得名,属扁形炒青绿茶。为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之一。金坛雀舌成品条索匀整,状如雀舌,干茶色泽绿润,扁平挺直;冲泡后香气清高,色泽绿润,滋味鲜爽,汤色明亮,叶底嫩匀,成朵明亮。内含成份丰富,水浸出物中,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高。

虽说此茶为新创名茶,但是金坛产茶的历史还是很悠久的。据县志第一卷“舆地志”记载:“金坛设县于隋,物产之特殊者有嵇稻、茶叶”。1923年写就的《金坛县志》记载:“茶叶,出郁冈山者佳,出方山者尤佳。”1982年,金坛县有关科研人员在总结传统茶叶和名茶采制经验基础上研制成金坛雀舌茶。根据当时的金坛县名和茶叶形状命名为金坛雀舌。金坛雀舌研制成功后,在多次名茶评比会中获奖,并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龙井43、祁门槠叶种和鸠坑种为机制金坛雀舌茶的适宜品种。干茶外形形体小,状如雀舌。杀青操作时,采用6CSF-30D滚筒杀青机,掌握15kg/h的投叶速度,温度控制在100左右。以100℃杀青叶质量最优,杀青均匀,无焦边。整形操作时,选用6CDM-42型多功能机,以每次1.251.50kg的投叶量,槽温控制在90左右。以90处理的整形叶质量最优,整形叶扁平,色泽翠绿,香气纯正 辉干操作时,6CDM-42型多功能机的摆动频率调整为130次/min,槽温控制在80左右。所制金坛雀舌茶干茶色泽翠绿,香气鲜嫩,品质优良。

品茗着金坛雀舌,我的神情顿觉高昂。金坛雀舌也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果实,改革开放为全国所有的地县都带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只要用上科学,驾驭发展,敢于创新,善辟蹊径,就会独树一帜。今天中国之所以能在国际舞台上有如此良佳的表现,其实就是全国各个地县都能凭借自己的特色资源,在科学生产和销售的舞台上挥洒傲舞的结果。对任何一个地方来说,都应铭记,寻找自己独有的资源,运用科学创新,在生产和销售上,登上国内和国际的物流通道,发展将是无尽的,前景肯定是光辉的。